第200页(2 / 2)

来人像是久渴濒死之人一样,见到了清水,猛得往口中灌,不慎将自己呛得猛烈咳嗽了一番。帐中有人还在偷笑这人急切地模样。

“可汗不好了,不儿罕反了。”信使奏道,“您的百姓死伤无数,草原的血就要流干了。”

窝阔台大惊失色,众人都停下了自己的动作,一时都呆住了。窝阔台扔掉手中的酒杯,上前一步,抓住信使的领口,急切地问道:“此事当真?”

“小人不敢期骗可汗。春天草原上刚出牧草时,不儿罕派人送税款,还有许多礼物,不知怎的,铁木哥那颜同意不儿罕的使者带回他地妻儿。唆鲁禾帖尼夫人认为其中有诈,铁木哥就亲自领兵去追,结果证实不儿罕确实反了。不儿罕带着无数地军队直攻大斡耳朵,铁木哥勇敢地带领儿郎们抵抗,结果寡不敌众被擒,后被杀。此后,三河之源,到处是惨死的百姓,将三条大河地水都染成了红色,翁吉惕、您的诸位叔叔的百姓,大草原成吉思汗创下的基业,无数的珍宝,无数的牛羊……全都毁在不儿罕这条毒蛇的手中……可汗,快回军吧,救救那些百姓吧,您的百姓天天都在长生天面前期盼着您……”

“啊……”窝阔台只觉得血气上涌,两耳如遭万千惊雷重击,两眼发黑,惨叫了一声倒在了地上。

金帐内慌成了一片。

第十九章 官山月(五)

五星红旗在风中高高飘扬,鲜红如血。

太史公曰:(五星)常在东方,其赤,中国胜;其西而赤,外国利。无兵于外而赤,兵起。其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其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国利。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汉书》曰: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故,贺兰军之军旗名曰:五星红旗。

天苍苍,野茫茫。不见牛羊,唯见军旗猎猎与战马萧萧。

太阳西沉,没有一片云彩,蔚蓝色的天空显得更加辽阔与纯净,纯粹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稳稳地插在一个高坡之上,迎风招展,贺兰国王赵诚神情严肃地站在这面旗帐之下。大漠晚风阵阵,将这面巨大的军旗吹得猎猎作响,那分明是战斗的号角。

他举目眺望,对面的一个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同样矗立着一面旗帜,这面旗帜赵诚曾无数次近距离打量过。因为那是蒙古最高权力的象征——成吉思汗的九脚白旌旗,据说拥有这面旗帜的军队将战无不胜,一切猛将、王者和贩夫走卒的人头都是它唯一认可的祭品。

九脚白旌旗之下,应当也立着一个人。窝阔台的脸色苍白,嘴唇在发抖,看上去又旧病复发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不需要巫师,也不需要圣水。只需要对手的鲜血来洗刷他心中的无尽的仇恨。他死死地的盯着远处那面红色旗帜,虽然根本看不清旗下对手地面目,却恨不得将那红旗之下的所有人千刀万剐,碾成肉沫。

他心痛,他悔恨,他万念俱灰,就是腾汲思海浩瀚冰凉的海水也无法浇灭他心头的千般怒火,就是万里黄河之滔滔洪流也冲不走他胸中的万般仇恨。

如果能够。他愿意用世上最狠毒最卑鄙的字眼去“诋毁”那红旗之下的毒蛇,现在,他唯一想做的就是用自己地刀将那条毒蛇斩成无数段。

如果能够,他愿意用世上最美好最高尚的言语去“赞美”那红旗之下的智者,现在,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自己的武力与勇猛证明一切阴谋诡计都臣服于刀箭之下。

窝阔台在蓄势待发,赵诚在等待一切可怕的暴风雨。

当昨夜窝阔台从噩耗中苏醒过来时,满腔悲愤与怒火激荡着他的头脑。他立即下令自己的中军连夜北返复仇,在这个日落时分与赵诚地军队不期而遇。双方一时都措手不及,短暂交战之后,各自稳住阵脚,重整旗鼓准备决一死战。

计划没有变化快。赵诚的突袭计划已经宣告流产了,这是他到目前为止第一次有了挫折感,他唯有面对面的死战才是生存之道。他现在还无法确定拖雷有没有喝下那杯圣水。

在他们两人中间,是一大片平坦开阔的草原。如平铺着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数万严阵以待地骑兵正无情地踏在浓密的青草之上,草丛中五颜六色的野花可以笑傲大漠的狂风暴雨,但却无法抵挡双方铁骑地摧残。对立的双方都有自己的骄傲与勇气,都相信自己的手中的刀箭,都认为自己在做最正确的事情。

通常在与敌兵不期而遇的时候,蒙古军早就冲阵了,他们对自己的骑射功夫十分自负,然而他们这一次并没有讨到便宜。因为他们面对地贺兰军并非行动迟缓的步军,并非是金国那些箭头太软的柔弱之军。罗志率领的贺兰军先锋甚至反冲杀了一次,双方各有损失。所有的蒙古人都将轻视之心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