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1 / 2)

“末将遵命,大汗!”察罕回答道,正准备返身宣布铁木真的命令,想起了赵诚曾经提的请求。

察罕磨蹭地说道:“大汗,末将在中兴府外遇到了从西域回来地不儿罕。”

“噢!他在春天还没过完就到了沙州,也不先过来拜见我,他若不是曾派信使来,我还以为他在路上呢!”铁木真有些气恼地说道,“他又怎么了?”

“不儿罕请求说,若是中兴府降了之后,请大汗允许他先进城,好让他搜集一些有文字的东西,以便将来修史时用得上。”察罕见铁木真的脸色阴晴不定,心中惴惴,“这是不儿罕自己亲口对末将说的,不是末将自作主张。”

铁木真脸上地神色又变了几变。耶律楚材十分赞成赵诚的这个请求,因为他也曾细心搜集战后的遗书,可没想到要替西夏人修史,他担心赵诚这个有些令蒙古人费解的请求触怒了铁木真,正想站出来替赵诚说几句话,只听铁木真缓缓说道:

“我从去年冬天五星相聚之时,曾经许下不杀掠的诺言,却忘了要下诏。今天可布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旨意2。”

他的意思是说,自1226年起,我成吉思汗已经下令不得随意杀掠,只是当时忘记下诏书说明,如今补一下,让所有人都知道。

耶律楚材心中哭笑不得,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为铁木真这个迟来的诏令叫好,还是对这种迟到表示一下自己地愤慨之情,而赵诚的那个很特别的请求,似乎被铁木真忽略了。但是铁木真并没有忘记:

“我第三个遗嘱是关于唐兀惕敌人的。我若是死了,你们暂时不要为我发丧、举哀,好叫敌人不知我已经去见长生天了。当唐兀惕主和百姓从城中出来的时候,就令不儿罕当着所有城中百姓的面,亲自动手,将唐兀惕主的头颅砍下来,因为他将来是要替我治理唐兀惕的,那就让所有活着地唐兀惕人都记恨他!然后他才可以先入城。”

耶律楚材心中一懔。

注1:【陇山】即今之六盘山,在今宁夏固原县西,是渭泾地分水岭。在古籍中有陇右的称呼,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唐朝天下分为十道,其中就有以东起陇山,西达沙洲的地域设陇右道。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秦州,即今甘肃天水,此处有清水县清水河。

注2:这段话是引自《元史》。《元史》卷一百二十《察罕传》中说是察罕力劝止屠的,只杀了西夏末主。本小说中借题发挥了一下,别把小说当历史看,尤其是yy小说。但另有资料,比如《史集》说西夏末主和中兴府的居民出来投降时,全被当场屠杀。

第十三章 长缨在手(三)

铁木真躺在软毡之上,沉吟了半晌,似乎是歇息一下喘口气。

“父汗,您还有什么要交待您的儿子们去做的吗?”窝阔台问道。

“我就要死了,按照草原上的规矩,作为你们的父亲,我要将属于我名下的财产分给你们。”铁木真道。

“父汗,长生天之下,所有的百姓、牛羊、牧场和珍宝都是您的财产,这如何能分?您早已经让您的弟弟我的叔叔们做了王,我们诸位兄弟们也都各有封地,都有一辈分也享用不完的财富,这都是您的恩赐,我们不敢再有什么非份之想。”窝阔台道。

“呵呵,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铁木真道,“你叔叔们以及术赤、察合台都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他们都各有牧场和百姓,也可以世代享用。我所说的是我在怯绿连河畔的财产,直接在我名下的禹儿惕(营盘领地之意)、家室、库藏,还有军队。”

窝阔台和拖雷同时神色一懔。

“父汗,您说吧,您想如何分派,我都不会反对。”拖雷急忙表明自己的立场。

“苍鹰已经将自己的巢穴建立于大树之巅,以供自己遮风避雨和抚养雏鹰,但是雄鹰如果在外觅食,难保卑贱的麻雀不会趁机占据巢穴,毁坏鹰的后代。”铁木真道,“窝阔台是我选定的继承人,他将成为全体蒙古人的汗,是将会得到长生天庇护的汗。窝阔台,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所以我让你做了我的继承人。我希望你以后要做只雄鹰,不仅要为百姓做巢,还要率领儿郎们保护这个巢。”

“遵命,父汗!”窝阔台道。这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拖雷在一旁听着,没有答话,他在等着下文。

“你将来要做汗,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你地臣民将会奉上无数的财物给你,所以我名下的财产你就不要分了,我所有的禹儿惕、家室老小、奴仆和库藏里的金争财帛都由拖雷继承。”铁木真道,“另外。我的军队……咳、咳!”

铁木真不合时宜的咳嗽声,让大帐内的气氛紧张起来,尤其是对于窝阔台与拖雷两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