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1 / 2)

这二三十位民间武学大家,却是来自天南海北。当然,现在俱都在李铮治下落户。

其中有垂垂老朽者,须发皆白。

有壮硕中年,挺拔硬朗。

有道士,一身道袍,飘飘欲仙。

竟然还有僧人,让李铮好生奇怪。这时代,佛教虽然已经传进了神州,但并不太受百姓接纳,难以发展。却没想到,武学家之中,也有僧人存在。

说起来,李铮对于佛教,并无太大好感。诚然,其中的教义,有导人向善的。但也有一些,十分令人厌恶。

那鼓吹来世的玩意儿,李铮就十分讨厌。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争一个朝夕。若是逆来顺受,心存侥幸,就想着这一辈子不行,下一辈子再来,像个什么话?人的意志就会被消磨,意志不坚定,血性没了,变成一群任人宰杀的羔羊,那算什么?

还有什么出家,禁绝婚嫁,渡人成佛之类的。真要让他把人都渡了,这世界就该毁灭了。

之前李铮没想到宗教之事,现在看到这些僧人道士,立刻就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脑子里这些思绪一转而过,李铮笑眯眯的看着这些武学家,道:“今日我将诸位召来,只因编纂武经之事。想必诸位对此,多少已经有了些了解才是。”

当初下诏召集这些武学家,是大略言及过其中的原因的,虽然并未细说,但大体的意思,这些人应该有所猜测。

第八十章 宗教

那堂下诸多民间武学家闻言,互视一眼,其中一人站起身来,抱拳道:“庶民王越,拜见天子。”

“王越……”李铮眉头一挑。

王越此人,李铮是知道的。此人武艺超凡,曾单人匹马,斩下羌酋人头。但较之大多数民间武艺大家而言,此人对功名利禄,看的更重。

前汉之时,王越一直逗留洛阳,欲得三公九卿看重而平步青云。但此人出身却遭人鄙薄,一直未曾有人举荐,最终只入宫做了一个虎贲。

虎贲,禁宫卫士,天子近卫,因勇力而得名,仅此而已。

许是因武艺高强,曾授汉天子剑术,也被好事者称之为帝师。

汉灵帝死后,此人先后历少帝、献帝。当初李铮取关中,曾于长安见过此人一面,不过并无太深印象。

后来刘协出奔袁绍,此人乃是随身扈从。

虽然在此时此地见到王越,让李铮有些意外。但想来,以此人的武艺名望,当是有资格接到诏令,如此也便不足为奇。

“原来是王越大师!”

此人武艺,倒是当得一个大师的称呼。

“不敢。”王越面显谦卑,躬身道:“天子谬赞……此番天子相召,当是为编纂武经之事,在下等庶民武夫,但凭陛下吩咐!”

李铮微微颔首,笑道:“请坐……”说着目光一扫,道:“我欲汇总天下武艺流派,汇集各家武艺绝学特点,编纂一套武经。一者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二则是要将武学之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