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2 / 2)

人们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李铮一身披挂,端坐在青云背上。

青云作为第一头青甲战骑,对于李铮而言,是十分特殊的。所以即便有更强大的摧锋战骑,李铮都没有放弃它,一直以之为座驾。当然,也许等到更强大的二阶甚至三阶主战战骑合成出来之后,它就要被淘汰,但它的地位,仍然特殊。

骑着青云,鞍扣上挂着虎头湛金枪,腰间悬有赤霄宝剑,挨着一辆马车缓缓行进。马车中,坐着董白和蔡琰、蔡瑾两姐妹。

蔡瑾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时不时掀开车帘,问这问那,叽叽喳喳,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对凉州充满了憧憬。

李铮笑呵呵的回答着她稀奇古怪的问题,一边与董白和蔡琰眉目传情,那是乐在其中。

后面的一辆马车里,就是蔡邕。

这老头虽然答应了婚事,并且还愿意到教育部任职,但对于李铮,他仍然是一副不待见的模样。

李铮并不在意,这老头书生意气太重。想必时间会冲淡这一切。

……

李铮离开关中,关中仍然是欣欣向荣。但在这种蓬勃发展的掩盖之下,却有一丝丝暗流,在涌动。

关中乃大汉精华,名门望族数不胜数。

当初不堪李铮逼迫的大部分望族,都迁走了。但仍然还有一些留驻于关中。他们对凉州的政策,很是配合,所以李铮也没拿他们怎么样。

这其中,就有弘农杨氏。

杨氏四世三公,现在的家主是杨彪,杨彪之前还有杨赐,也做过三公。名望隆重,并不输于袁氏。

凉州的政策,对于势力越是庞大的家族,其损害就越大。其他的不说,单单是土地,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杨氏原本拥有的土地,以近十万倾计,那是数百万亩乃至于千万亩!

这样庞大的土地资源,一朝之间就被李铮强制收归官方,对于杨氏的打击,不可为不大。

不过面对李铮这种强势的存在,杨氏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尤其是杨彪,更是深刻的知道李铮的强横霸道,所以下了很大的功夫约束家族成员。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怨声不止。

这天,杨彪正在书房写字。

杨彪的字也许不如蔡邕的飞白书,但也别具一格。而且写字,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这时候一个十七八岁,风姿如玉的少年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