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1 / 2)

打通了通往益州的通天大道,任他董卓怎么做,也是徒然。

张鲁和刘焉也许也有联合董卓的心思,但绝对也会防范董卓,三家做不到亲密无间。不可能张鲁和刘焉放董卓率兵进入汉中、益州吧?

而李铮,则可以率军长驱直入,直取成都!

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是怎么也弥补不了的。

不过暂时而言,李铮手里的兵力,似乎又有些不够用了。

早先五大军团,加上后勤人员,合计有二十万左右。后来俘虏白波贼,又挑选出两万精锐,正兵的数量,达到了十七万多,加上战骑各部,有十八万多!

然则汉阳陇关驻守的庞德所部南方军团,仅有三万余人,与陈仓的董卓十万大军对峙,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北方、东方两大军团还要防备鲜卑、威逼河东,西方军团也要防备西域诸国,竟然一时间抽不出更多的兵力!

思来想去,李铮只能暂时将敦煌李罗西方军团所部,与灵州张山中央军团各自分出一半兵马,调遣至武都一带。至于西域诸国,暂时并没有直接接触,尚无大碍。

不过中央军团兵力削弱,内部防御,则显得虚弱了。

所以,接下来李铮要做的,就是征兵!

第十六章 伐益州

六万征兵名额下达到各郡县,不过半个月,就已经满额了。

凉州数百万民众,不论是奴籍,还是归化籍抑或者汉籍,无不争相响应。

对于任何凉州人而言,李铮所做的一切,他们都无条件的支持和拥护。即便是奴籍,也一样。

虽然户籍称呼上低人一等,但对于绝大多数奴籍而言,他们现在的生活,比未成为凉州人之前,却要好得多,至少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能够随意的支配。而且任何家庭,只要有成员成为正兵,那么就将会有一系列的军属福利,这对奴籍的诱惑力,是很大的。

六万精壮征募完成,白水川两大新兵训练营就忙碌了起来。

王老虎、徐小九、林石头,还有李铮的正妻荀英也参与到了其中。

因为参麦的普及,环境的安逸,凉州人的整体身体素质,可以说远超大汉其他州郡的人口素质。精挑细选出来的六万精壮,可都是龙精虎猛的汉子。

再则因为凉州的环境因素,人们俱都会骑马,民风彪悍,所以新兵训练,比早期要快的多。

这批六万新兵,大约经过三个月的严酷训练,就能够初步派上用场。

凉州大规模征兵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关中的董卓、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焉,俱都紧张起来。

于是乎,一轮军备竞赛,在周边势力之中展开。

为了对应凉州征兵,这三方势力,也不约而同的开始大规模征兵。而且是盲目的大规模征兵!

益州的情况,尚且要好一些。毕竟益州还算富庶,人口也不少,再征个一二十万也能扛得住。

但汉中和关中,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