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2 / 2)

这种劝降,并非是做表面功夫。

有它的意义所在。

现在李铮强,而匈奴弱。强弱分明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兵不血刃迫使其投降。

若是其投降,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毕竟有数千匈奴骑兵,虽说势弱,但也不是纸糊的,拼起命来,总能对己方造成一些伤害。

既然有机会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听着李铮所部的喊话,对面的匈奴人都骚动了起来。

单单只那一杆“李”字大旗,就已经让所有匈奴人心惊胆战了,更遑论他们面对的,是从未见过的凶悍战骑!?

李铮的凶名,可谓深入人心!

所以听到喊话,匈奴人都动摇了起来。

不过片刻,便有一骑缓缓出列,到了一箭之地外,以蹩脚的汉话喊道:“我们可以投降,但你们必须要保证我们和族人的安全!”

李铮策马上前,喝道:“匈奴人,你们没有资格提条件!下马无条件投降,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悔之晚矣!”

匈奴人一听,又骚动起来。

那喊话着踌躇了片刻,喝道:“我想知道你是谁?!”

“哈哈……”李铮大笑一声:“我就是凉州牧、征西将军李重霄!”

轰然间,对面的匈奴人大哗。

那喊话者一听,心里一抖,连忙道:“愿降!”

言罢,翻身下马,匍匐在地。身后,那数千匈奴骑兵见状,也齐齐翻身下马,望着李铮匍匐了下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错!”李铮一摆手,领着战骑缓缓近前,居高临下看着那喊话的匈奴首领,道:“现在我任命你为军候,立刻下去收缴兵器马匹,约束部众。记着,若有闹事者,杀无赦,否则别怪我刀下无情!”

“喏!”

随后大军入城,在县城中呆了一个晚上。等那匈奴首领将部众约束妥当,李铮便将其召来,询问了一些情况,对整个奢延,有了详细的了解。

奢延之前虽然是匈奴人为主,但仍然有不少的自由汉人,散布在这片土地的角落中,以村落的形势存在。

毕竟上郡乃是并州治下,奢延也是一个正规的县治。即便汉庭无力,护匈奴中郎将所部也逐渐衰弱,没了掌控力,但汉人强大的生存能力,仍然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艰难的生存着。

至于这县城之中,则没有汉人的存在,乃是几个小部落联合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