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丝织品过节的只是少数。李铮治下的民生,才刚刚恢复不久,虽然满足了温饱,但其他方面,却还没做到尽善尽美。至少,桑蚕行业,还未曾崛起。所以能拿得出五彩蚕丝的,多数为豪强大户。
端午这天,李铮将麾下的主要人物,县令级数以上的官员,尽数召集了起来,一起过端午节。
荀攸告知李铮,在端午这天,本就有一个官方礼仪。天子会下诏诸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以食之。
这其中代表了一种政治意味。枭,就是猫头鹰。猫头鹰食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个恶日吃恶鸟,其中却是告诫大臣官员,心中不要有恶念,不要有恶行。
虽然凉州远离朝廷掌控,但一者李铮觉得,这个礼仪自有他的功效所在,再则,李铮也想看看,自己治下的官员,到底是何种人物,与他们见见面,熟悉一番。
这天,包括武威、安定以及灵州周边十个县的县令、县尉,陆陆续续都到了灵州将军府。
十个县的县令,俱都互相熟识,同出李伯然老先生门下。见面之后,自然少不了叙旧一番。
而十个县尉,也同样互相熟识。因为他们同出于李铮军中,乃是军中因为一些原因,或是受伤,或是年龄过了四十五,又不想继续再呆在军中的一些中基层军官。
他们见面之后,自然也少不得一些唠嗑。
大厅之中,气氛十分热烈,但又泾渭分明。县令和县尉各在一边,虽然也有相互打招呼,但也就点点头,作个揖而已。
不片刻,灵州令李伯然和灵州县尉也到了,其余十个县令立马起身作揖,问候李伯然,李伯然满脸红光,呵呵笑着一番勉励。
灵州县尉也混到一边的县尉群中,豪迈大笑着,与往昔的战友打成一片。
第九十一章 颍川来人
李铮身着常服,一身悠闲,最后与荀攸、贾诩、赵五和周肥四人缓步走进了大厅。
“拜见主公!”
见李铮进来,厅中一干文武,尽皆躬身作揖,看着李铮的目光,或是狂热,或是敬仰,或是感激,或是激动。
李铮笑呵呵的摆摆手,道:“诸君不必多礼!”
说着,李铮上了正厅主位,端坐榻上。荀攸、贾诩和赵五、周肥四人,各自寻了位置坐好。荀攸位于右首,次位乃是赵五,下面才是李伯然,贾诩则坐于左首,周肥在贾诩之下。
“今逢恶日,按照朝廷惯例,则有天子赐予枭羹。不过我们这里孤悬边塞,远离洛阳,天子恐无暇顾及……”
开头,自然是一些场面话。李铮毕竟还挂着镇西将军的名号,是朝廷的镇边大将,虽然所作所为早已超出职权范围。但对于一干下属而言,远在千里之外洛阳的天子,他们可不认识。
他们的一切,都是李铮给的。
没有李铮,在座诸君,绝大多数要么碌碌无为,要么干脆死于战乱饥饿,哪里有现在的风光?!
所以对李铮,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拜服。
这场宴会并非肃穆庄重,过节而已,所以显得十分轻松自然。场面话过后,厅中就逐渐热闹了起来。
比如那一干县尉,都曾随同李铮上过战场,饭饱酒酣之时,还与李铮开开玩笑。也有县令,向李铮叙说一些平时遇到的困难,或是寻求李铮一些做法的深层次意义,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