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1 / 2)

倾城佳人 七和香 2581 字 8小时前

诚郡王妃勾出来几件东西,交给诚郡王看:“郡王爷瞧瞧这样可妥当?”

诚郡王也懒得看,并不接册子,只道:“这些事情你做主就成了,不必问我。”

诚郡王妃就又接着道:“要说是个哥儿,请一请客也就罢了,只养个姑娘,倒捧的比公主还金贵些了。”

“也无非就是自家亲戚,又没外人。”诚郡王有点不耐烦她逮着这事不放,鸡毛蒜皮的事也值当这样说。

“那也未免福气太重了些,孩子家……”她还没说完,诚郡王就站了起来:“你快闭嘴吧,皇叔的家事,要你多什么嘴!”

说完茶也不喝了,抬脚就出去了。

诚郡王妃‘哼’了一声,也不出言挽留,只把那册子摔在炕上:“就照着那几样预备好就行了!”

在她屋里跟前伺候的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丫头,皇帝当时有心要自己安排人出继镇南王府,是以把镇南王妃的娘家侄女儿赐婚给了皇四子,差不多算是补偿平衡的意思,镇南王妃的娘家宣平侯府早年颇有圣宠,恭亲王老太妃就是他们家的老姑奶奶,新帝登基后他们家看起来稍差,但依然家大业大,如今又出了皇子妃,依然算得上京城里有数儿的人家。

诚郡王妃的陪嫁手笔不,单屋里伺候的大丫鬟就陪嫁了八个,这会儿全在屋里伺候,内务府送来的丫鬟,都只在屋子外面伺候。

这会儿那丫头也是从儿陪着诚郡王妃长起来的,过去捧起册子,一边低声劝道:“既然郡王爷不爱听,郡王妃就顺着点儿不说就罢了。您瞧后头院子的那两个,郡王爷要怎么着都顺着,不就叫郡王爷喜欢了?”

她说的是在成亲之前就跟着诚郡王的两个侍妾,如今都在后头院子里住着,其中有一个诚郡王妃前日才听丫头悄悄回她,那侍妾已经停了一个月换洗,只还没敢声张请太医呢。这会儿提到这个就更刺心了,诚郡王妃可听说了的,景王妃一进门,立刻就把府里两个原本太妃娘娘赏的人都打发了的。

诚郡王妃冷笑道:“都顺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就是要不顺着他,他才知道我是谁呢。”

她是郡王妃,跟他是夫妻,难道还能跟妾室一样不成?那不就成了笑话了吗。

那丫头只得叹气,郡王爷脾气犟,自家姑娘也不差什么,可是郡王爷不喜欢抬脚就能走到后头姨娘侍妾屋里去,姑娘能去哪里呢?

诚郡王妃在屋里怎么说是一回事,到了那一日,还是亲自上门去看堂妹,方婉在里头跟人说话,却是温郡王妃董莹绣听了通报说是诚郡王妃来了,便替方婉来迎,诚郡王妃满心里看不上董莹绣这样捧着方婉,觉得她好歹也是正经皇子妃,又是长公主府出身的姑娘,却把个乡下妞儿捧的高高的。

但她面儿上却是笑吟吟的,董莹绣笑道:“十二叔爷家的婶娘和三伯家的大嫂子刚来,正在里头看郡主,婶娘不好走,我替婶娘来迎一迎。”

“劳动嫂嫂,怎么敢当。”诚郡王妃笑道,董莹绣说的就是燕王世子妃和恭亲王世子妃,辈的满月,长辈通常就赏东西,自己就不来了。

董莹绣笑吟吟的挽着她进去,景王府请客都是亲戚,放眼望去,差不多都是宗室,景王妃娘家的人都在里头屋里坐着,方家自度位卑,倒也不格外去应酬,这分寸还是要紧的。

诚郡王妃进去里头和姑母堂嫂表姐等打招呼说笑,落座喝茶,看了一回,却不见齐郡王妃,倒是看到颜侧妃的娘家母亲带着自己家两个姑娘,在里头陪着方家人说话。

方家和颜家那点关系,大部分人都知道,只是现在方家发达了,颜家还拿着那点儿关系说事儿,贴着不放,诚郡王妃就在心里看不上眼,她也不过去说话,就问董莹绣:“怎么没见大嫂子?”

董莹绣轻轻笑道:“大嫂子刚诊出来有喜讯儿了,月份还轻,暂时不好走动,就只叫人送了礼来。”

诚郡王妃听的越发堵心,跟董莹绣声笑道:“果然是喜信儿,怪道呢,要不是有事儿,怎么能不来。不过这会倒是真不该来,不好走动是一回事,要紧的是可别像婶娘这样福气,头一个就得个姐儿。”

董莹绣这样能说会道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

可诚郡王妃不在乎她怎么接话,又笑道:“既然知道了,回头我预备了东西,也去看看大嫂子。”

然后她又笑看董莹绣:“三嫂子的礼我也预备下,说不准明儿个就能送出去了呢。”

董莹绣的面色僵了一下,又立刻回转了过来,笑道:“你倒是拿我也取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