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婉听他这样问,她所知道的一些事,却是不能说的,齐郡王虽是大皇子,早年也颇有声势,还在叶正成一事上暗害了萧祺一回,颇得了个贤王的名号。但后来在夺嫡之事上并没有真的占上优势,甚至有几年,还在表面上做了一个只爱读书,养着一批舞文弄墨的清客的闲散王爷,以前,方婉只知道齐郡王是牵连进了贪腐案,皇上虽没有查他,但私底下大约也是狠狠的训斥过,以致齐郡王都做出了无意储位的模样了。
以前方婉不知道细节,这会儿她看到颜家这样的场面,两相印证,就明白了不少。
要夺嫡,财源是必要的,养人手必不可少,齐郡王在侧妃的娘家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只富不贵的低级官员,这些人确实有银子,合起来也是一笔不的财富,照萧重的估计,二三十万银子一年,也很不少了,而且谁不愿意奉承齐郡王呢?出了银子,今后前程自是更好,有些人家,只怕想出银子还摸不到门路呢,这个聚财门道其实真不错,且与颜家走动,品级差不多,也不显眼,这位颜大人也算能干了。怪道颜侧妃没了之后,齐郡王一副深情模样,忘不了颜侧妃,又纳了一位颜侧妃呢。
可是在今后的一两年里,这笔钱就变的烫手了。
萧重大概也算铁腕了,只卖他哥的帐,他办的那几件案子,那里头坐着的富贵人家就占了一半儿,大约他没有给自己侄儿面子,据实上奏了银子去向,这不仅仅是没了银子,这于夺嫡上可是狠狠的栽了一回,居然靠收贪官银子办事,这样的皇子,那离储位大概也就远了。
萧重有多少敌人,方婉现在不清楚,但齐郡王未来肯定是一个。
方婉便笑道:“那总是你侄儿,我既然发现了不妥,查一查,有了数儿,你回头提醒皇上一声,有些事上皇上才好办不是?难得皇上亲自来看我一回,这也就算是我的孝心了。”
她觉得陛下其实也会保护萧重,如果提前得知齐郡王贪腐的事,说不准就不会交给萧重去查了,即便有关,安排也会不同。
萧重不大信方婉这一套说辞,他还是觉得,方婉这还是在为他打算,就好像她总觉得他很快会死,所以总是在未雨绸缪,竭尽全力的想要救他似的。
好像她真的是特别怕他死,甚至曾经怕到明明那么喜欢他,又是一个配得上她的王妃之位,她也不愿意嫁给他。
这已经不是怕他死,这是笃定他会死了吧。
萧重不自觉间,开始重视起这个问题来。
今年热的有一点邪门,从端午过后,就没凉快过一日,到了六月中,越发热的人都坐不住,连方婉这样的京城新贵,都明显感觉到大家都消停了,帖子都没人下,人人在家里乘凉呢。
百花胡同也早就送了冰了,内务府也不知道是得了哪个渠道的授意,总之是说话算数的人,送这边的东西,比照着亲王妃的分例减等来送的,方婉这屋里就在角落里放着冰山,别的屋里就差了些,在市面上买的冰盘来搁的。
一大早,苏太太就笑吟吟的来跟方婉说话,方婉如今才知道,这套百花胡同的宅子,苏家就等于是大管家,和这宅子相关的一应事务,萧重都是交给他们家来办的,这宅子的一应修葺、添置等,也都是苏家去裁度着办,也不用报账,只每年在景王府领上一笔固定的银子,这样,景王殿下只要需要用到这宅子的时候,就有一套光鲜堂皇的宅子和人手可以使。
萧重把宅子借给了方家使,苏太太也就负责支应这里的一应事务,方婉觉得这个管家的法子想的特别好,又省了心,又给属下施了恩,让他们一年里也有些进账,既是固定一笔银子,不管苏家能落多少银子,都是光明正大的,只要差使办的能过眼,不让主子挑出大毛病也就行了。
水至清则无鱼,大方一点,底下人殷勤,自己使着顺手,这才是正经做主子的样子,方婉这样想了一想,便觉得这做王妃和做侧妃可真不一样,做侧妃的时候她才不会想这个事呢,她不搅出事儿来就算不错了。
苏太太就挺殷勤的,一早就来笑道:“已经接着信儿了,今日午时前后,老太太和三老爷三太太的船就该到通州码头了,昨日就有人在码头候着了,我来跟姑娘说一声儿,这就伺候大老爷大太太去通州接老太太去。”
方婉略微欠身笑道:“劳动苏太太了。午时下船,可热着呢。或是歇一歇再走,老太太是有年纪的人了,我们太太又是那样。”
她到底还是姑娘,这样的事,自然就在家里等着就是了,其实她也有一点儿无奈,她的事儿,时间太凑巧,皇上下旨也不会虑着他们家的情形,郑氏眼看下月初就该临盆了,偏巧这会儿要进京来。
方婉本也在信里说了请太太坐完月子再进京来,可大家都知道,这次上京,除了谢恩,更要紧的是操持方婉的亲事,郑氏有母亲的名义,且若是自己养的也就罢了,偏生怕被人议论对前头留下的姑娘不上心,挣命也要上京来。
苏太太忙笑道:“这有什么劳动的,还不是分内的事吗?”
说着又笑道:“刚才也回了王爷一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