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2 / 2)

蒲鲜军打仗不行,逃跑却是高手中的高手,根本就没有安排人马阻击秦军的追击,全军上下拼命跟着主官往前跑,主官跟着蒲鲜万奴的中军旗帜跑。各部旗帜遗落无数,随意丢弃的辎重更是无数。秦军先后拿下义丰、乐亭、昌黎、迁安、海山、抚宁,斩首、俘获一万余人,将蒲鲜万奴赶出了中都路。蒲鲜万奴的逃跑,让赵诚有拳头打在空气的感觉。

在平州,赵诚又一次分派追击任务,趁敌军军心浮动之机,继续追击,不让敌军有喘息之机。史天泽却要求回击燕京。

“末将曾发誓要拿下燕京,今日我军云集于此,张元帅、郝元帅及古元帅皆是身经百战之人,也不多我一部。”史天泽道。他的目光瞥了一眼西凉军陈同,追击敌军主力自然会有更多的斩获,但他却想履行自己春天时在中兴府的誓言。

陈同也请命道:“末将家在燕京,此次伴吾王征燕,正是光复家乡之时,末将岂敢甘于人后。末将斗胆求国主降命!”

赵诚微微一笑,见史、陈二人都是急不可耐,便道:“燕京如今已是我军囊中之物,田雄所部正监视着守军动向,尔等就取为孤取来。史天泽为主帅,陈同为副帅,尔等一旦入城,千万不可伤了百姓,败坏我军的名声。”

“遵命!”史天泽道。

“遵命!”陈同虽有些不乐意,但对赵诚的命令他不敢有任何违抗。

当下赵诚留史天泽、陈同与田雄三人继续攻取中都路未下城池,张柔、郝和尚、郭侃三路并进攻取北京路各地,自己率贺兰军及亲卫军居中协调,汪世显与何伯祥两部担当殿军。

燕京原本叫幽州,辽时为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时又称燕京。金海陵王完颜亮谋反称帝后,以燕乃列国国号,遂改为中都,自那时燕京就成了金国国都的所在,海陵王在此地修建宫室、禁苑,有十三座城门,城门外夹道各植柳百里,曾盛极一时。

可是在泰安七年的秋天,这座大城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似乎弱不禁风。此时的燕京城池仍然十分坚固,它的气度绝非其它城池可比,自有一股豪迈的气势,可是长期的战火让这座城池变得十分苍老,金国海陵王时的极盛年景早已不在,即便是海陵王本人生时也未想到他被部下叛乱杀死后,却只能与平民的坟茔为伍,在大房山西南的荒野中被人遗忘。

史天泽与陈同二人的军队,将燕京城再一次包围。城内守军此前曾数次试图突围,却被贺兰军杀得大败退回,只得困守城内。守军见秦军押着一队俘虏去而复返,得知大势已去,再也没有援军可想,面临着最后抉择。

“来人,派人向城内喊话,守军若是早早投降,我军会给其活路,否则城破之时,所有反抗之人将不得好死!”史天泽命道。

“史元帅不必周折了!”一个冰凉的声音在身边想起。史天泽回头看去,见陈同冲着城头扬了扬下巴,他放眼向城头望去,城头上举起了数面白旗。

“我们降了、我们降了!”守军齐呼道,生怕城外的秦军听不到。

史天泽不禁哑然失笑,命道:“传本帅命令,令全军戒备,命城内打开东门,所有人列队徒手出城,敢私藏一件兵器者,全军士卒皆就地格杀。”

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守军投降得很干脆,不到半个时辰,东门就被打开,守军放下所有的兵器,垂头丧气地走出了燕京城,他们都吓破了胆。俘虏的数量超过史天泽等人的想像,竟有两万余人,大多数却是临时抓来的燕京附近百姓,对于他们来说,投降却是一件最好的结局。

秦军赤红醒目的军旗又一次在燕京城内飘扬。史天泽礼让了一下:

“陈将军先请!”

“史元帅不要忘了,国主严令各部严守军纪,不得扰民!”陈同点点头道。

“这个本帅不会忘了,从今天起,燕京即是我大秦的燕京,燕京百姓即是我大秦的百姓,何敢侵扰?”史天泽道。

陈同虽然对史天泽向无好感,但思亲之心让他来不及多想,带着部下往城门口行去。曾经熟悉的城墙让他恍如隔世,背井离乡二十年,少时的记忆逐渐地他的心中复活,再一次鲜活了起来。

陈同在城门外停顿了一下,似乎不敢入城,怕是惊扰了心中最脆弱的部分。

“将军,还是入城吧,说不定能找到令尊!”有人催促道。陈同收回凝神城墙的目光,往城内行去。

史天泽顿了顿,也跟着入了城,但城门口的情景却令他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