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2 / 2)

“是!”亲军这才将路让开。

“大金国皇帝陛下使者乌古孙仲端拜见大秦国国王圣驾!”乌古孙仲端来到赵诚御座面前,高声拜道。

“孤知道你是金国皇帝陛下的使者,用不着这么大声。”赵诚故意掏了掏耳朵。暗讽道。

“国王修国书至敝国九五之尊御前,欲与我国约好,我国天子见国主意旨甚笃,深以为怀,故派小使离汴前来贵国洽商国事。孰料国主以国事繁重为由。不欲见小使,这岂是贵国待客之道?”乌古孙仲端道。

“乌古大人何出此言呢?”王敬诚立刻道,“我朝新立,一切草创。定官制,修礼仪,派遣精干官吏赴边,安抚百姓,死难将士又需抚恤,本就事务繁多。今日祭师并阅武,方得空闲,乌古大人岂能因此指摘我朝地不是?”

“乌古大人稍安勿燥。今日暂且安待,明日孤会如你入宫。”赵诚道,不管乌古孙仲端意见如何,吩咐道:“来人赐座,就在孤宰相们的身旁边加一个座位!乌古大人也算是孤地老相识,另赐酒,与孤共赏我大秦健儿们的箭法!”

乌古孙仲端无可奈何,见赵诚已经表态。也就不敢再争辩。他眼下正是有求于彼,哪里敢不知天高地厚。

校场中的比试已经结束了。正列队来到阅武台前,分别接受赵诚的赏赐,有意从军者,也一一嘉许一番。对于那些获胜的女子,赵诚加赐一两件首饰,让这些女子大感荣光。至于少年人赵诚却连声称赞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则国胜。若是我大秦国如尔等少年英豪一般,则世无难事也。尔等应努力进取,学得文武艺,将来为国争光,光宗耀祖,赢得生前功名与身后盛名。”

禁军南衙统领张士达又来到阅武台前,高声呼道:“诸军首领上前,授职、赐符!”

何进、铁穆、萧不离、陈不弃、秦九、卫慕、王好古、宋平、郑奇与郭德海、叶三郎、郭侃等人连忙整了整各自的仪容,依次站到了台下。

“宣五原郡开国郡公、左骁卫上将军何进上前!”张士达唱诺道。

“末将参见吾王!”何进神情严肃地上前跪拜。

“何将军平身!”赵诚站起身来,扶起何进道,“尔与孤相交多年,孤能有今日之国家多半是因为所致,孤封你为郡公,自是怕将来封无可封,孤留有余地。”

“末将幸遇明主,不敢居功自赏。”何进道,“末将乃河北大名府人氏,离乡已有近十七八年,若是吾王有用兵河北之时,恭请国主命末将将兵十万杀回家乡!”

“好,何将军乃孤左膀也。”赵诚拉着何进胳膊道,“孤今日拜你为安北都护府大都督,统军两万,为孤镇守狼山!”

“遵令!”何进又拜道。

“赐令符!”

何进再拜。

“陇右郡开国郡公铁穆、右骁卫上将军铁穆上前听封!”

“没有铁将军,就没有今日威武之贺兰军,尔忠于职守,为孤训练出一支精兵,居功至伟。”赵诚道,“孤拜你为朔方都护府大都督,将黑水城外地边防重任就全拜托于你。帖木儿·灭里的英雄之名,再一次让蒙古人闻风丧胆!”

“禀国主,花剌子模地帖木儿·灭里已经死了,今天只有大秦国地铁穆,末将愿为吾王奋战沙场,所有反对您的人,都将是我铁穆地敌人!”

“你就是孤的铁王!”赵诚高兴地说道。他又转向众臣子们道:“从今日起,尔等应以‘铁王’之名称呼孤的铁将军!”

“铁王、铁王!”众人振臂高呼,那铁穆坚如钢铁般的脸膛上波澜不惊,他地一对深凹的眼眸中只有对君王的忠诚和对敌人复仇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