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2 / 2)

在宋,洛阳为西京,汴梁为东京;在金,洛阳为中京,汴梁为南京。与宋室南渡将杭州视为汴梁一样,金国皇帝将汴梁视作中都燕京,虽然心有不甘,也都是无可奈何。

汴梁城内,皇帝完颜守绪叹道:“南渡二十年来,各处人民,破田宅,鬻妻子,豢养军士,只望他杀敌御侮,保卫邦家;今敌至不能迎战,望风披靡,直至京城告急,尚欲以守为战,如此怯弱,何以为国!我已焦思竭虑,必能战然后能守。存亡有天命,总教不负吾民,我心才少安哩!”

这属有感而发,却于事无补。他是乱世之君,也曾努力过,但事与愿违。建忠孝军,又减御膳、罢冗员、放宫女,还赠壮烈而死的完颜陈和尚镇南军节度使的头衔,立褒忠庙碑,以鼓舞士气。国势日衰,蒙古人又欲围城,让他愁眉苦脸。

城内出现大疫,诸门出死者九十万,那些卖棺材的和给死者超度的僧道倒是发着国难财,朝廷命有司加倍征税,也算是为国出力了。穷人无法安葬却更多,城中又缺粮,朝廷括粟民间,不及三万斛,已经满城萧索,饿莩载途。

“诏恒山公武仙,邓州行省完颜思烈赴汴勤王。再诏赤盏合喜领军出城迎接。”完颜守绪下诏道。

这恒山公武仙本也是地方豪强,如同投靠蒙古人的汉军首领一样,但是金国朝廷赏无可赏,只能给他空头头衔。武仙一度曾投靠蒙古人,成为史天泽之兄史天倪的副手,不料他却杀了史天倪,又投了金国。在三峰山之战后,他见机快成功逃走了。眼下正率余部驻屯在嵩山中。那完颜思烈当然是金国皇家宗室之人,对自家的天下忠心得很,积极响应勤王的号召。

武仙集合了若干旧部,会同完颜思烈,一共号称二十万,奉命由汝州,向汴梁移动。赤盏合喜领军一万出城去迎接他们。不料,武仙等人的二十万兵在郑州之西的京水。与速不台地蒙古兵相遇,不战而溃。当时,赤盏合喜已经走到了中牟县,听到消息,便抛下辎重。带他的兵回汴粱。合喜当年用兵西夏时,也曾立下不少功劳,但却是依赖于郭虾蟆等骁将的奋战,此次不战而退。人人皆言不杀之则无谢于天下,完颜守绪念昔日的功劳,将其贬为庶人,其家资充军。

汴城被围了。

速不台却不急着攻,因为他知道城内已经缺粮,连年大战百姓本就缺少耕作的时间,更何况城内还有一百多万军民要吃饭,连官马中瘦者都被杀掉吃了。

“报。真定府的运粮队过黄河时,遇金军游骑,粮食都被劫了。史万户请大帅派骑兵护卫!”

“报,汉军张柔部遭受攻击,死伤一百余人,张元帅追之不及。”

“报,留攻洛阳的塔察儿将军发现大队金军骑兵过洛水,正向汴京奔来!”

属下们鱼贯而入汇报最新军情。速不台眉头皱了起来。这股骑兵让他大伤脑筋。总是不与他正面交战,但事骚扰之能事。

“传我军令。立刻攻城!”速不台将一切怒火发泄到城内的金国皇帝头上。

投石车被架了起来,一颗颗巨石被投射到城墙之上,发出巨大地轰响,人群被砸到了,立刻被砸成烂肉。若油弹砸中城墙,会爆发出刺眼的火焰。

“蒙古人攻城了!”金国守军高呼道。望楼上的金将连忙传达着命令,金兵出城作战,一下子出不了许多。由于先前金国平章政事白撒在城门前加造了矮墙的关系,金兵只能一个一个地出去。蒙古军及汉军忽东忽西攻城,让城内的守军疲于奔命。

忽然,西边出现了一支骑军打着金军军旗,直奔蒙古军的后阵而来。城头的金军猛然爆发出欢呼声,那支骑军以如雷的气势迎面冲来,在距蒙古人一箭之遥地距离,一晃而过,侧身将箭矢射出,蒙古人受着突然的一击,气恼万分,立刻分出一地骑兵前去追剿。

另一个方向,又一支骑军杀到,这一次将蒙古军大阵削去了一角,一次冲击之下蒙古军竟死伤两百人。

“金国什么时候还有这么一支强军?”速不台大怒。

“万胜、万胜!”城头的金国守军欢呼着。这一波强过一波的欢呼声,甚至传到了内宫,让在皇宫中如同热锅里蚂蚁的完颜守绪莫名惊诧。

内侍连滚带爬地跑进来,高呼:“陛下,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消息,莫非是蒙鞑退了?”完颜守绪急忙问道。在他看来,蒙古军退军就是一个天大地好消息。

“回陛下,蒙鞑军还未退。”内侍道,他见皇帝龙颜刚展又愁容满面,遂道,“城外出现了一支骑军,是我大金国的骑军。个个威武不凡,杀得蒙古人大退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