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将唐兀之地治理得很好,每年都会有无数的粮食、牲畜,我倒是希望父汗能将那里赐给我,成为我的封地。”贵由像是自由自语地说道。他浑不把蒙哥故意说的话当一回事。
不知怎的,蒙哥却突然暗想,若是贺兰国王真地反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蒙哥生出幸灾乐祸的情绪来,感到一阵痛快,旋即又觉得自己地想法十分荒唐。对赵诚,他是极为佩服的,尤其是去年秋天赵诚曾经在自己父亲面前建议要提防可汗之后,今天这个夜晚所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警醒。
“那是一个能看透别人内心的家伙。”蒙哥心中想道。
……
蒙哥有些高估了赵诚,赵诚不过是一个顺其自然精心布局并试图以最小力气改变局势的家伙,如果非要赵诚回答他是如何看透人心,赵诚只能说这是书上说的。
当窝阔台偕拖雷渡过黄河抵达真定府的时候,赵诚不久就得到了第一份消息;当窝阔台过居庸关与拖雷回想昔日野狐野大捷时候,赵诚已经将自己的军队从漠北地森林调回;当拖雷喝下那杯“圣水”地时候,赵诚的军队已经休整完毕。
铁穆与陈不弃已经是第八次催促赵诚立刻挥军南下,然而赵诚却没有同意。他自称军队需要休整,需要整理战利品,需要计功授奖,需要总结战阵经验教训。没有人会知道,他在三千里之外等待拖雷喝下那杯“圣水”,计算着挥军南下地恰当时日。
他也确实有这样的理由,连续数月的远征,让三军将士疲惫不堪,是该休息一下的时候了。
叶三郎的先锋团曾远征至腾汲思海(贝加尔湖)北岸,张士达的左路五团人马远至谦河的茂密原始森林。赵诚稳坐在怯绿连河畔的营帐,每天发出一道道追击的命令,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蒙古最尊贵的家族消失了。就是在他的种种追击指令之下,草原上盛开的是鲜血之花,整个草原都被鲜血浇灌着。
广袤的大草原上,牧民拖儿带女,带着悲愤往北方森林中逃窜。他们的心中早已经将赵诚看作是长生天之下最凶恶的敌人。赵诚觉得自己越来越迷信武力,他对死亡数字已经麻木不仁了,忘记了什么是仁慈,在他的心目中,拥有了一支见过血的军队比什么都重要。
第十八章 官山月(四)
明月当空照,将军铁蹄疾。
一轮圆月在半空中高悬着,普照大地,毫不吝啬地将月光泻下,将戈壁上的砾石、沙子镀上了一层银白的色彩。四野里听似悄然无声,然而这种寂静,却让那些躲在有刺植物之下的昆虫发出的声音变得高亢起来。
就在昆虫们享受这戈壁盛夏夜晚的凉爽的时候,远远地闷雷似地声响传来,这声音越来越近,似乎要将风化的巨石震塌。
这里是戈壁南缘沙地中的一块有地下泉水可供商旅驻足的地方,因此这里就成了沟通南北的古老商道的一部分。在一弯不大的湖泊的周围有可供驼马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在这里设了一个驿站。
年老的汪古部人布和从睡梦中醒来,他是这个驿站中唯一的负责人。他站在自己的毡帐前,借着皎洁的月色,眺望着北方。再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座黑山的山峰扑面而来。山是可以移动的,一座由骑兵组成的大山在月夜中疾驰而来。他已经无所事事很久了,可汗带着军队去了南方汉地,那些从南方过来的军情直接呈给了可汗。今夜再一次看到从北方而来的军队,让他感到有些兴奋,因为这样他就不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迎接北方来的客人的时候,他呆立当场。月色之下,他看到的骑兵面孔让他感到意外,这不是他所熟悉的双眼细小身材矮壮的蒙古人,尤其是他们冷峻的脸色。
这支军队正是赵诚放在戈壁滩上的由罗志率领的一团人马。他们已经完成了赵诚交待的任务,所有在沙漠中出现地不管是信使还是商旅都在他们的刀下惨死。现在他们已经不需要藏头藏尾了,因为赵诚的大军已经休整完毕,压了过来。
披甲持枪的罗志从队伍中走了过来,布和满脸惊讶。
在过去的三个月内。罗志曾经扮作商人,三次经过布和的驿站,讨了一次草料,并且借宿过两回,两人也曾把酒言欢过。
“你……你……”布和指着罗志,说不出话来。
“我是贺兰国王赵诚旗下校尉罗志。”罗志戏谑地自报加门,“怎么?你感到惊讶吧!”
“你们想做什么?”布和道,“我不过是一个老头。这里的马匹和草料你们若想要,尽管拿走好了。”
布和满脸惊恐,他虽然还未搞清情况,可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一千骑兵让他不敢猜想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什么。
“你地马匹我们不感兴趣,因为我们的国王已经从蒙古带来了无数的马匹,你这里的数眼泉水将让我主的军队数万人马解解渴。”罗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