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一边径自朝殿中央走去,一边打量着这个宿营地,见殿中一角坐着一群正在打量自己的陌生人,颇感诧异。
“在下赵诚,忝为贺兰国王,奉令出使临安府,不知阁下如何称呼?”赵诚和蔼地问道。
那赵葵在赵诚未进来之前,就一直在观察着秦九等人的动作,感叹这大约三百人地人马军容齐整,令行禁止,训练有素。等赵诚进来了,他觉得眼前一亮,见赵诚身材修长,虽着长衫,但腰佩长剑——其实是刀,看上去气度不凡,又不失文雅,身上有上位者才有地气势。等赵诚自报家门,赵葵才知道原来此人就是传说中的贺兰国王。
赵葵不敢托大,起身说道:“在下姓赵名葵!”
“哦……”赵诚长嘘了一口气,“敢问阁下就是滁州知州?”
这下,赵葵感到吃惊不小:“正是在下,不知国王如何从姓就知道在下一定就是滁州知州呢?”
“我贺兰虽地处西北一隅,在下虽生于大漠北垂,然对令尊大人赵太师之忠勇也耳熟能详。令尊大人防守襄、汉十年之久,以战为守,合官、民、兵为一体,知人善任,有儒将之风。金虏骚扰边境,唯有京西境内安然无恙,全赖尊父之功也。”赵诚恭维道,“阁下也是将门虎子,颇有令尊之风,假以时日,必成大宋朝廷一柱石也。我听说阁下今年正月在淮东,与令兄一起诛杀李全,此为一明证。”
“哪里、哪里,国王过奖了。”赵葵谦让道。他心中却大惊失色,这贺兰国王地口气似乎是对我大宋国的事情知之甚详,要知道自己诛杀了李全的消息并不难,难在于这么快就知道。
“大人姓赵,我也姓赵,说不定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今日你我有缘,不如与在下同饮出自西域的葡萄美酒?”赵诚邀请道。
“多谢国王,在下已经小酌多时。平生不太善饮,让国王失望了。”赵葵连忙推辞。他可不想跟赵诚牵扯上什么关系,更不敢认同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废话。
赵诚见他推辞,也不强他所难。他回到殿中央,坐在铺好的地毯上,邀着刘翼等人环坐一边喝着酒,一边闲谈着。
第四十九章 使宋(三)
外面的雨终于停了,风却仍在顽强地刮着。殿内燃着柴火,却也是暖烘烘的。
赵诚一边与刘翼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身旁军士在跟参军凌去非学生字。赵诚身边的护卫都是自己从西域带来的那两千人中的一部分,都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之所以让他们学文化,那是因为将来他们都要担当中级甚至高级军官的,在赵诚的心目中,儒将第一,最不济的也要看得懂粗浅的文书和军令。
让一帮大老粗认识字,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赵诚也不指望人人都成秀才,只要求他们每天认识一个字就行了。为此,他一边用强硬命令,一边采取种种奖励制度,诱惑他们学文。识字的途径无非就是将刘翼编的蒙学读物《三字经》作为教材,另外就是军规: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
……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
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