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愿为一小卒,为国主杀贼。”张士达道。
“你这话怕言不由衷吧?国主刚说过,要想做大官,就光明正大地说出来,虚伪!”叶三郎拿张士达开心。张士达这话当然不是他本意,谁不想做大官呢?张士达被叶三郎呛得涨红了脸。
赵诚微微一笑:“你们都是我选出来的,个人勇武自不必说,又都识文断字,这要比仅知勇猛要好得多。所以我派你们去各团担任参军,这个职位能让你们熟悉屯务,从一门外汉变成能独当一面的好儿郎。若要真与州县文官相比,阶级仅比知州低一些。尔等可还满意?”
众人都面有喜色,而郭侃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叶三郎突然道:“若是有足够银钱可拿,我倒是甘当一马夫。”
他这么说一半是因为他在这些人当中,识字当然是最少地,众人被叶三郎这石破天惊之语,给愣住了,旋即爆发出哄然大笑来,那叶三郎却振振有词:
“我们明珠族人有一就说一,实话实说还有错?你们笑什么笑?我叶三郎就是当马夫,也是马夫中的第一勇士!”
第四十一章 三年之约(一)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唐王维《出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居延城1这个词已经作古,黑水镇燕监军司这个名词也随着西夏王朝的灭亡而即将作古。这里处于面积广大的沙漠与荒漠化山地的包围之中,几乎是一个封闭的地域,发源于祁连山融化雪水的黑水河(古弱水河),是这黑水城的母亲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与沙丘,一路向北,养育着大大不小的绿州、湖泊与草场,而在黑水城形成了巨大湖泊,即居延海。
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倒映着桠杈交叠的胡杨树,这是沙漠中最让人高山仰止的树种,湖的四周依水湿情况生长芦苇、沙柳,还有大片的草甸,更远的沙地里生长着花棒、沙拐枣、梭梭等旱生植物。这里的农牧条件还不错,但并不表明这里就是天堂,春季里刮风的时候,这里也会有飞沙走石的情景,但是要是没有战争,那就成了天堂。
西夏黑水城曾数次被蒙古军攻破,到现在这里已经荒废了,少量的党项部族半自愿半强迫被贺兰国王命令迁至了河套狼山一带条件更为优越的地区——那一带生活着与赵诚有依附关系的牧民。但是在公元1229年春天的时候,这里又一次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何进奉贺兰国王的命令将瓜、肃、甘等州的一部分百姓迁到此处,又接收了大量的流民,和部分在附近小绿州之上的蕃人、回鹘人甚至四处躲藏的乃蛮遗民,庞大地移民队伍辗转抵达了黑水城。天作帐,地作席,开始了屯田运动。所谓屯田,准确的来说是经济活动。在这里种田虽然条件也够,不过赵诚却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放牧,少数汉人在条件最好的地区从事农业活动,只要能满足粮食需求就够了,否则从外部输入粮食耗费较大。
赵诚分派给每户五匹马、五头牛和十只羊及两顶帐篷等生产、生活物资,这是他所能提供的极限。让移民从事放牧活动,不仅可以提供战马,也有利于动员及训练骑兵。而且赵诚有意识地让蕃汉混居,掺杂,相互影响,这些蕃族包括回鹘甚至乃蛮人都是松散或分崩离析的部落,内部的凝聚力并不像河陇的蕃族部落有着内部凝聚力,多是在它地活不下去了,才愿意接受赵诚地安置。
经过一年半的适应和调整,赵诚原先自己的私属武装力量。已经从地方民政中脱身了,何进得到了其中的五百人,他们在所谓“乡勇”中充当着校尉、都尉及副职,少数粗通文墨的充当参军,再加上赵诚将张士达等人塞了进去。赵诚就可以牢牢地掌握着黑水城所具有的潜在力量。
这里是个难得的封闭区域,外人很少涉足到这里。初秋,贺兰国王在即将赴蒙古前,再一次抵达黑水城。他没有秋日射雕的心情。不过当他看到这里地情况开始走入正规还是很高兴的。
“三年,我只给你三年的时间,你不仅要牢牢地掌握一支军队,还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军队。”赵诚对前来迎接他的何进开门见山地说道。
“国主为何一口咬定是三年?”何进问道。
“秋八月,我就要去蒙古,若不出我地预料,到时肯定会选出一位蒙古新可汗来。到那时,他们的目光不会只盯着自己家里。而是要率军南下过黄河,将那女真皇帝赶下台去。一旦让蒙古人真正一统中原,我就只好安安心心地做国王了。”赵诚盯着远方的马群道。
“三年足够了,但是国主是否想过,训练一支军队,不仅仅需要马匹和骑手,还需要……”何进道。
赵诚打断了他的担忧:“我知道,钱粮、兵仗地事情我会想法筹措的。你只要做你应该做的就行了。好在按照眼下的方式,不需给饷钱。对于我们来讲,最省钱却是骑兵。不过,最重要的是否保密,手下少数知情者要口径一致,我们是为了剿匪,为了保护牧民自己的财产。”
“属下遵命!”何进道,“我会派最可靠的人在北方沙漠中日夜巡逻。”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因为他知道他从现在所在地事情,每一天都很重要,分派牛羊,分配牧场,发放粮食,一切都从头开始,好在萧不离等人都算麻利,也相当有经验,分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