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回过神来,急忙道:“这,这太大了吧?”
贾诩呵呵一笑,“不大不大!大将军说,汉升家眷众多,须要大点的地方!”黄忠心中感动不已。贾诩翻身下马,黄忠也跟着翻下了马。几名仆役迎上来行礼,贾诩指着黄忠道:“这位就是黄忠将军,今后就是你们的主人了!”几个仆役连忙拜见,然而上来牵住马缰,一人则赶紧过去推开了大门。贾诩领着黄忠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院和正厅,正厅大气,前院广阔,青石铺就的地面,两侧各种着四株大樟树,荫罩着整个前坪,令前坪显得有些幽暗。
黄忠不禁感慨道:“这前坪就比我的旧宅差不多大小了!”
贾诩笑了笑,领着到后院去观看。一路走去,黄忠如在梦中,心中对于张浪的感激无法用言语来言表。黄忠自然不是一个贪财之人,但却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眼前这一切令黄忠感觉到了张浪对他的重视,因此心中自然而然就会生出感动的情怀,继而决心为张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午饭后,张浪在黄月英陪同下来到城外的军械工场,他要来看看军械工场的最新成果。
在长安西北郊外十几里的地方,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一片屋舍,周围设有围墙,并且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军兵在周围巡逻警戒,一般人是不能进入这里的。这里终日都叮叮当当不断,就连晚上也不例外,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没有停歇的时候。这里就是张浪花了大力气建立起来的军械工场,一个用现代工业化理念建立起来的军工厂!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改革
张浪在工厂负责人的引领下来到铠甲作坊,现场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数以千计的工匠正在打造新型板甲的主甲片!张浪从旁边的一架台子上拿起一副已经完工的铠甲,感觉比之前的重甲还要重,于是问一旁的负责人:“这铠甲有多重?”
“五十三斤!比之前的板甲还要重十斤!”负责人回答道。
“防御效果如何?”
负责人自豪地道:“弓箭根本无法击穿,即便是强弩也要在很近的距离才能够击穿!防御效果比之前的板甲要好很多!”
“现在有多少套了?”
“按照主公的要求正在全力生产,如今已经有三千套了,明年开春能够增加到六千套!”
张浪点了点头,“很好!有了这种铠甲,我们的重装骑兵将更具威力!”
随后张浪又参观了其它几个地方,有生产兵器的,有生产攻城器械的,各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张浪的到来也并没有打乱这里的节奏!到处都是乒乒乓乓的大响,一捆捆的兵器,一幅幅的铠甲不断被运往仓库,除了这些单人使用的装备以外,还有类似于床弩、可拆卸投石车等等重型装备!
张浪被黄月英带到了一个院子里,这里不像别的地方那样热火朝天,数百名工匠整齐地坐在面前数百张码放整齐的桌子前,就如同正在上课的学生一般埋头于面前的作业,不过他们的作业可不是什么文章事务,而是一种小巧的弩。工匠们细心地将各种部件组装起来,然后进行调试,像是在做航模似的。这种弩其实是一种连弩,发射特制的钢箭,一次性能够装填十发弩箭,这其实就是历史上的诸葛连弩,那所谓的诸葛连弩其实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发明的,当然如今的黄月英已经不是诸葛亮的妻子了!
黄月英从一名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一支装满了弩箭的连弩,转身递给张浪。张浪接过连弩,掂量了一下,分量很沉的感觉。端起来,对着二十几步开外的树干扳动上方的拉杆,啪!一支弩箭忽地飞出了箭匣钉在了树干上,把拉杆复位,再扳动一下拉杆,第二发弩箭又飞了出去!
张浪哈哈大笑,“好!好东西!月英妹妹,你可真了不起啊!居然能发明出这种厉害的武器!”
黄月英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张浪手中的连弩,微微皱眉道:“可惜这种连弩的威力小了些!五十步之外就没有用处了,而且无法击穿厚甲!须要将箭矢浸泡毒液,方能发挥出威力!”
张浪将连弩还给工作人员,走到黄月英面前来,笑道:“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这连弩有强弩那样的威力,岂不是不让人活了!”黄月英抿嘴一笑,思忖道:“虽然无法造出单人使用的那种强劲连弩,不过似乎可以在床弩上做做文章。”黄月英陷入了沉思,完全把她的大哥抛到脑后了,这就和所有真正的科学家一眼,一旦想到了科研上的某些问题,立刻就会进入状态,从而忘记了身边的事情。
黄月英突然奔进了制图室,工作人员连忙让开,黄月英在工作桌上摊开宣纸,开始绘画起来。
张浪很是好奇,来到黄月英身后。只见她正在宣纸上够了复杂的直线和曲线,似乎是一架床弩各部位的分解图,不过却更加复杂的样子。
张浪守候了半个多时辰,黄月英忙好了,站了起来,兴奋地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