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因为“军工动员”而造成的虚假繁荣,其情况就和前几年德国开战前的状况一般,表面一片大好,实为天魔解体大法,后患无穷。
美国靠欧洲一年战争,狠狠地进补了一番,家底雄厚,目前来看经济暂时还撑得住,但战争一旦拖到1947年之后,情况就令人堪忧了。
日本榨不出油水来,太平洋西岸的英属殖民地又相对较远,唯有加拿大,他就在美国边上,伸手可触,本身军事力量也不是太强,正是战后急需滋补的美国最好的目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拿大本土的防卫力量就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加拿大人掏出真金白银,从英国人这儿进口了大量的最新式喷火式战斗机,坦克甚至还有新研制的17磅炮,而英国方面也以“旅游”的名义派了两个师的士兵拿着旅行护照进入加拿大协防。
这是军事上加拿大人和英国人的作法。
而外交上,美英之间也为美加间日渐紧张的局势一直在进行秘密的谈判,但是由于双方能接受的价码相差实在太远,这个谈判怎么都谈不拢。
美国方面要求英国对日宣战,以此作为投命状证明自己在关岛战役中“清清白白”,最少也要参予日本的禁运。
而英国人非常害怕美国海军在击败日本海军后顺势西进,更担心动员后的数百万美国陆军北进侵吞加拿大。他们要求美国作出保证,承认英国在东南亚和印度的利益,以及保证不会入侵加拿大。
虽然美方作出了口头承诺,但英国人在听了经济学家的报告后,还是不肯完全相信美国人——他们是被希特勒戏弄张伯伦,签订《慕尼黑协定》又很快撕毁给弄怕了,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一纸条约不过是废纸而已。
对英国人来说,保证自己和殖民地利益的绝对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后来阿尔托利娅出现后,她稍稍鼓动,英国人就动了和“世仇”德国人联手坑美国的心思,实在是因为现在的美国,在美洲大陆上根本无人可制,远比受苏联制约的德国人更让人不放心。
当天主教在欧洲信仰崩盘的巨震传到美国时,美加之间的关系,其实已十分地紧张。虽然美国表面上不动声色,没有对加拿大发出战争威胁,但是阵兵在边境线的上百万的大军,怎么看都不象是“友好”的表示。
天主教在全世界象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般连环倒塌的情况,美国政府非常地重视。当天主教教皇自杀的消息传来时,杜威召集了一干高官幕僚,紧急讨论如何应对这一事件。
但是杜威总统,从幕僚这儿听到的,全是抱怨声和哀叹声。
新组建的宗教警察部长头目凯特尔向总统抱怨道:“尽管我们动用了宗教警察,但是各式各样的地下教会,还是不断地冒出来。这些地下教会,多是英国后裔和德国后裔。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只在熟人间秘密活动,他们的宗教活动非常隐密,除非有人举报,否则我们很难抓到这些家庭教会。不光英裔和德裔,那些在美的中国人,他们现在也正在拜那个叫林汉的中国神明。比前者更难对付的是,中国人的宗教活动全是个人自发的行为,他们在自己家里挂张照片,放个雕像就开始拜祭。就算我们天天上门,一家一家地检查,可是前脚刚走,后脚这些中国人就会从箱子里翻出照片来继续拜,根本无法处理。”
杜威总统狠狠地道:“抓不到也要抓。那种怪物是以人类的信仰为食,这些家庭教会的存在,就是在供给他们养份。”
杜威总统把目光投其他的幕僚道:“给我记下来,我认为我们应当制定更严酷的法律,禁止美国公民私下拜祭这些异国邪神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安危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几天后,美国国会通过第一百零七号决议,即《爱国者法案第十三号修正案》,根据该法案,政府将美国公民和旅美的外国游客,私下传播英、德、苏、中、日五国和“神使”有关的宗教活动的行为,全部定性为“危害美利坚合众国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并制定了相应惩罚条例:从拘禁、半年苦役到长期监禁不等。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鼓励举报“非法传教”的行为,以高额奖励鼓励这种揭发行为。此举一出,整个美国更变成告密横行的国度。
法案正式实施的时间,是1944年七月四日,恰好是美国的“独立日”。法案颁布后,无数的美国人悲天怆地高呼,从前那个“自由”的美国,在1944年的国庆节这一天死了。
第十三修正案颁布之后,一些美国富人开始纷纷逃离愈来愈法西斯化的美国。
在后世,二战被各国定性为反抗“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而这个位面,林汉则欣喜地看到,战争的性质,正被他扭曲成了“一堆神经兮兮的宗教国家”,联手围攻“美国法西斯”战争。
第462章 反击
历史上,美国海军反攻到日本本土,走的是夏威夷、中途岛、塞班岛、冲绳岛、硫磺岛这一路的南太平洋航线。
但在这个位面,由于夏威夷被日本人早早拿下,而反攻阿留申群岛的过程又出奇的顺利,美国海军作战制定的反击路线,则倾向于走阿留申群岛这一路的北太平洋航线。
放弃走南太平洋航线的原因,一是日本海军主力都集中在夏威夷,强行攻击损失太大。其次却是这里复杂的战略环境:这里太靠近英国势力范围。太平洋战争中,英国人和德国人都扮演了不能说的“不光彩”的角色,美国海军内部甚至认为在关岛海战中,英国人一定参予了暗算美国海军的攻击行动,只是他们找不到确切的证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