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逃,那就只能战了。
可恨的是,自己手上的这票老旧战列舰,速度差了对手近十节,更是面临着追不上跑不掉的尴尬。约翰·托维司令现在终于亲身体会到了,卑尔根之战时坎宁安的痛苦。
“要是战争能再迟一年暴发就好了!如果乔治五世级能早点下水就好了!如果去年的时候,那三艘高速战巡还在就好了……”
指挥主力舰队主动地向德国主力舰的方向冲锋时,约翰·托维司令心中里,连续冒出了好多个“如果”。由于主力战舰速度远逊对手,战斗的主动权完全被对手撑控的苦果,他现在终于也亲身品尝到了。
轰炸结束后,位于外侧的皇家海军的侦察舰队,已经看到了德国舰队的踪迹,那两艘恶魔战列舰出现在距离主力舰约四十公里的海域,少量处于前卫位置的德国侦察舰正和英军的护卫舰隔着十几公里的距离互相开火。
见到德舰露出踪迹,约翰托司令立刻命令主力舰开足马力,向德国舰队迎头冲去。
ju87的轰炸,已经令他明白,自己不能退,只有全力一战才有希望。挪威海上最近几个岛上的岸基机场,已经起飞了大批的轰炸机前来支援,最多还有四十分钟就会到达。他的舰队里拥有六艘战列舰,六对二,纯以舰炮对决,理论上是皇家海军这边占了绝对的上风。
唯一的问题是,对手有航空母舰。这种躲在远处的刺客,先前通过那波轰炸,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威胁。在没有制空权保证的情况下,约翰·托维很想选择撤退,但是他很清楚自己这票最大航速只有二十三节的战列舰,天黑前根本不可能跑入本方陆基机场战斗机的保护圈内,只有拼死一战才有一线生机。
约翰·托维下令在旗舰上升起了z字旗,同时明码向全舰队发布指令:帝国命运,在此一战。
随着纳尔逊号汽笛长鸣,纳尔逊号带头,勇气号、马来亚号、皇家橡树号、拉米利斯号、决心号,六艘战列舰一齐向露出身影的德国舰队发动冲锋。
约翰·托维的指挥可谓充满了悲壮的气息,但是他的对手根本就不留给他“悲壮”表现的机会。
六艘英国主力战舰刚刚表现出冲锋的姿态,远处的德国战列舰立刻就掉头转向,拉远距离。
和英舰相比,德国舰队只有两艘四万吨的巨舰,此外除了两艘一万三千吨不到的袖珍战列舰外,余下的皆是转向灵活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加上其整体速度皆在三十节以上,他们想走就走,在约翰托维的战列舰冲到距其还有三万四千米远时,所有的德舰已完成转向,掉头而走。
七点五十分,当六艘英艘郁闷地看着德舰队仗着速度的优势开始拉远距离时,防空警报声再度响起。
来自两艘齐柏林级航母上起飞第二波的俯冲轰炸机,又一次光临头顶。
整整二十四架ju87c,挂载着七百公斤重的穿甲炸弹,飞临纳尔逊号头顶,俯冲,投弹。
德国人的目标很明确,首先要将旗舰纳尔逊号这艘最强的战列舰的战力废掉。
接下来的五分钟,完全可以称为“没有任何艺术美感”的战斗。
二十四架苍蝇一般的ju87c尖叫着逼近,俯冲,母鸡下蛋般地对着纳尔逊号投下二十四发穿甲炸弹。
刺耳的尖啸声中,纳尔逊笨重的舰身象掉进水里的狗熊一般艰难地扭动着腰肢进行规避动作。
在纳尔逊号周围,数艘友舰也协助式地用高炮朝天猛烈地开火。然而先前为了“追击”主动撤后的德国舰队,约翰司令派出了一批驱逐舰发动雷击以阻滞对手的转向后撤,这一指令令舰队中的防空阵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纳尔逊号周围友舰的密度由此下降了不少。而德国人的俯冲轰炸机就选择在这个节点准确地发动突袭。
纳尔逊号的左弦,那座出故障的八联装乒乓炮,此时只有四管火炮还能开火。舰上的水兵一边诅咒着这座在关键时掉链子的火炮,一边拼命地朝天射击着。
一架ju87c在俯冲地过程中被舰上的高炮锁定,被打得象打摆子似地在空中颤抖,打旋,最后直接在半空中炸开化成一团灿烂的烟花。
但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更多的ju87c带着致命的炸弹连续俯冲而下,其机腹下一团又一团由小变大的黑点象死神镰刀般朝纳尔逊号猛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