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2 / 2)

这种充满后世美帝范的作战方式,是林汉提供给红军的,德国人也通过中国战场的实战,检验这种战术。在和对手的渗透部队的地面战中,日本军队吃够了这种苦头,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式。

但是在这种残酷的地面渗透战中,红军的渗透部队也不总是一番风顺,也有作战失利甚至被对手歼灭的情况。山田仁和手中九毫米毛瑟手枪,是这个半个月陆上激战中好不容易到手的战利品。毛瑟手枪在中国,口径有多种,从763、9毫米甚至11毫米都有。自林汉援共后,随着手中装备的不断改善,红军苦于手中万国牌武器带来的弹药补给麻烦,也开始尽可能地统一手中长、短枪的口径。现有的毛瑟手枪,除了留下少数用于消耗库存的763子弹外,余下的全部进兵工厂进行扩膛改造,以便能发射9毫米的鲁格手枪弹,该口径和18冲锋枪子弹通用。就威力而言,9毫米的毛瑟手枪,有冲锋手枪的外号,即使百米外也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是南部十四这种破烂,五十米外射击时,别说打中目标,就连打中后能否伤人都大成问题。而九毫米毛瑟手枪,有效的杀伤半径在百米到两百米之间。

山田仁和朝丘吉尔射击时,从五十米外开始,边跑边射击,一直打到三十米外时才被惊醒过来的警卫扑倒在地。由于是跑动中射击,打出的六发子弹大偏差极大,但是有一发子弹还是鬼使神差地击中了丘吉尔,一枪正中他屁股上的肥肉,直接让这位未来的英国首相屁股开花地跪趴在座椅上。

山田仁和很快就被警卫抓住,逮捕,屁股中枪的丘吉尔也被送进了医院。而这一刺杀事件,也震动了整个世界。

山田仁和刺杀丘吉尔,不过是点燃了被压制许久的皇道派这个炸药包的导火索,更大的威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才暴露出来。

就在山田仁和行动的当天,皇道派的数十名成员,将他所写的上海战场半月经历的回忆录夹带皇道派的私货,私下油印成册大量地在军营、学校等要害部门分发。

因为山田仁和带来的在中国战场帝国军队悲惨遭遇的消息,在日本军队下层中引发了强烈的同情和愤怒,消息散播开来后,更是在民众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

首先被鼓动起来的是军校的学生,而后这些学生在现役军官的组织下,秘密油印了十余万份山田仁和所写名为《浦东半月记》以及他的刺杀声明,在刺杀事件发生后当天,开始在东京街头到处发放。借着刺杀事件的东风,这批宣传品一经发出,就引发整个日本的震动。帝国海军,陆军,因为上层领导人的愚蠢,毫无意义地在上海白白地损失掉了,被军国主义思想严重洗脑后的日本下层哪能接受这种现状?而可恶的军部居然还封锁消息拼命遮丑!

整个日本霎那间愤怒了。

日本街头,再次聚集了无数愤怒的日本民众,并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骚乱。而对浦东之战惨剧要承担第一责任的日本陆军总部,更是愤怒的民众围攻的对象,愤怒的日本民众几乎将东京陆军总部大楼给掀了。在这过程中,现任的陆相险些被一位“愤怒”的中学生手持尖刀“天诛”,所幸由于天皇遇刺后日本高官都加大警卫力度,凶手被当场制服,陆相勉强逃过一劫。

“八月二十二日那天,整个日本都沸腾了!”

某驻日的英国记者如是说。

八月二十二日后,全世界根本没有人去注意屁股上中枪的丘吉尔,他几乎被公众遗忘了。对于民众来说,这个英国胖子没死就行。当丘吉尔面朝下趴在病床上哼哼哈哈的时候,此时舆论注目的焦点人物是打了他一枪的凶手山田仁和大佐。在每个看过他的刺杀声明和《浦东半月记》的日本民众心中,山田仁和并不是凶手,而是英雄。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山田仁和的形象同样地“十分高大”。

在民众的压力下,鹿儿岛事件后刚上台三个月的广田弘毅内阁被迫集体辞职谢罪,和他一起完蛋的,是同样刚刚上台的陆相和海相。接任他们位置的,是近卫文麿内阁。

八月二十二日,远在上海的林汉通过在日本的德国情报部门传来的资料,知道了日本政坛发生的地震。

事后,他对红军首脑高层道:“主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要开始了!”

在山田仁和打出那枪之前,其实日本上层就已经决定将侵华的战略目标转移,山田仁和的那一枪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变。而真正引发日本政坛大风暴的,却是由此揭开的浦东登陆战惨败的真相。

赤城号重创,加贺号沉没,两艘“帝国重器”的下场,加上陆军由于上层愚蠢战略方向而白白损失的两万余人,六千多名战死者家属的愤怒,以及由此被鼓动起来的日本民众一起齐声闹事时,几乎将整个日本政坛掀翻。日本上层照旧玩起了东北二人转一般的政治把戏应付,让现任内阁倒台,披个名叫“近卫文麿”的马甲继续上台执政,这种本质上还是统制派执政的政治把戏,又如何能令被其压制多年的皇道派的青年军官们满意?

在讨论日本的政局时,林汉说起了历史上日本这个时期的旧事,对比现在的日本政局,林汉对李主席道:

“二二六一定会发生,但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对中日战争会有何影响,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李主席答道:“不管未来会怎么走,日本全面入侵中国都不会改变!一切还是计划行事吧。”

日本国内政局的大变动,并没有对红军今年的战略方针造成太大的影响,一切都依旧原定的计划开始。

八月二十一日的丘吉尔遇刺事件后,杭州湾一带的战斗暂时平息了几天,只有舟山岛上潜伏的游击队还在和驻岛的英国守军交火。取得了舟山岛上空制空权的红军,这些日子为了不让英国人过得太舒服,每天都会出动do17轰炸机轰炸岛上的军营、机场等要害部门。为了躲避岛上的防空武器,每次出动轰炸时投弹高度都不低,效果一般,造成的损失不大,但给英国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却不小。此外宁波方向的空军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往岛上红军的游击区空投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