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1 / 2)

1932年九月,红军消灭“何婆婆”手下的“七万头猪”,前后用了二十天的时间。

而在两年后的同一个月份,红军吃掉同为姓何的何键手下的十万人马,总共用了五天的时间,比他自己自嘲的三天倒是多了两天。

长沙失陷后,常德守军第二天就不战而降,岳阳的守军多撑了一天,主要是因为包围那儿的红军在等候攻打长沙的部队将大炮调到岳阳。然后这边大炮刚刚上膛,正要拉绳,城内的守军就主动举旗投降了。进入城受降的红军一盘查,方才得知守城的司令长官,早在昨天夜里就利用岳阳靠江的优势,收拾细软带着老婆孩子乘着一条小火轮跑了。

从红军发起总攻到拿下长沙、岳阳、常德三地,前后只用了五天的时间。红军策划许久的秋季攻势,准备了大半年,真正执行时,就象闪电一般划破天际,留下刺目的闪光,然后就结束了。而在余下的雷声轰鸣阵阵的余波,不过是大胜后的红军在湖南全境横扫残敌,接收地盘的“垃圾时间”。到九月底,整个湖南全境基本落入红军之手。

湖南局势的糜烂,对南京国民政府来说早有预料,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糜烂到这种地步。手中拥有十万大军的何键,居然连五天都没有撑住就兵败被俘。

此战过后,红军手握湖南、江西、福建三省,有如一头猛虎,虎据中国南方。长江中游航道,有一大段已被包围在其根据地中。

湖南战役结束后,三地红军加起来的数量已超过五十万,兵力人数上已经超过南京国民政府,一举成为中国最强的军事力量。

南京国民政府惊咤了。

英国人惊咤了。

美国人惊咤了。

就连对中国虎视耽耽垂涎不止的日本人,这时同样也惊咤了。

日本人发行的《太阳日报》头版公开报道了这事,大肆鼓吹“红祸危胁”,要求组建多国干涉军进入中国“帮助”南京国民政府清理“匪患”。

第125章 塘鹅号事件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没落,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水域,推行它们的“炮舰外交”,并且在中国设置基地,长期驻扎,最终形成了所谓的“驻华舰队”。

甲午战争之后,清王朝最后的遮羞布被日本人一把扒下,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由沿海逐渐深入内陆,长江流域也渐渐变成了各国列强,尤其是英国海军的“后花园”。

为了适应中国水域,特别是长江流域水浅礁多,地域辽阔而又陌生的特点,这些在中国活动的列强炮舰,往往需要专门设计建造,甚至在海军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舰种——因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远洋舰队,而是专门设计在内河航行的船只,看起来又扁又肥,吃水浅,底很平,机动灵活而维修方便,拥有马力大,轻巧灵活,干舷低,续航力长,居住设施完善,可以充当“移动领事馆”来使用的共同特点。

这些仅有几百吨、几十吨的小船,只能在风平浪静的长江里行驶,无法经受穿越半个地球的惊涛骇浪。所以在当时列强的驻华舰队之中,相当一部分浅水炮舰甚至不得不拆成零件运到中国重新组装。而林汉的本体萨菲罗斯号以区区六百吨的吨位,完成环球之行,在这个时代其实已是很疯狂的行为,即使是这样,萨菲罗斯号环球之旅时,也在日本和美国的船厂里保养了很长的时间。

在当时的英国海军里面,甚至有一个“长江舰队”的编制,在大半个民国时期都以汉口和上海为基地,将整条长江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推行大英帝国的“炮舰政策”——在当时中国人眼里,这些炮舰好象外星球的邪恶入侵者,闯进自己熟悉的家园。带来无穷无尽的死亡、凌辱和毁灭。

民国年间上海外滩江边最刺眼的景象,就要数这些外国军舰上高耸的烟囱和冰冷的炮塔——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些小小的炮舰就是列强炫耀武力,恫吓中国人民的有力武器。这个时代反映中国的老电影镜头中,经常就可以小小的内河炮艇在长江上出没。任何一个地方爆发反帝爱国运动之后。这些炮舰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赶去镇压,无情地将炮火倾泻到中国人民头上。比如著名的万县惨案,南京惨案等等。

二十世纪初开始,一直到整个民国时代结束,挂着米字旗和星条旗的舰队在长江上有着完全的行动自由权,挂着太阳旗的日本驻华内河舰队,同样也经常在长江上出没。

1934年九月,红军的秋季攻势,五天之内全歼何键主力,这一战绩在整个西方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又以将长江视为自己家自留地的英国人最为警惕。

这两年来,红军在江西、湖南势力的蓬勃发展,已经让英国人感到了不安。长江中下游地区,例来都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第四次围剿战役中惨败,江西红军几乎夺取了江西全境,并成功地和湖南红军会师合龙。

毗邻长江的洪湖就是湖南红军最出名的根据地,自从江西红军和湖南红军在此合流,湖北也有部分地盘被红军控制咸宁落入红军之手后,从咸宁以西到洪湖市,相当长的一段长江航道,南北两岸已完全变成了红军的势力范围。由于炮党在江西势力已接近崩溃,仅勉强守住九江到南昌号极小的一片区域。而九江以西到平江的大片区域,从1933年起就完全是红军控制的解放区。炮党的势力在这儿点滴无存。

1933年时,由于红军还没有“准备好”,对于在长江上肆虐的嚣张的外国军舰,暂时还是只能以忍为主。1933年这一年里,英、日两国的军舰就多次在长江洪湖段挑衅,由于红军缺乏对舰的重型火炮,只能任由英舰在长江上肆虐。困守湖南的何键,也是通过紧挨长江航道的岳阳,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补给。

1934年,红军发动九月的秋季攻势时,病急乱投医的何键胡乱地四处求援。此时,英国人驻扎在长江里还有几条内河浅水炮舰,他们的基地设在汉口。不过大战爆发时,汉口基地仅有塘鹅号一艘炮舰,燕鸥号,猎鹰号正在上海,鹞鹰号则刚好被调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