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克利福德和妻子回远东也是因为家族事业的需要,福建修建铁路的投资权被家族代理的怡和洋行拿到了,但在工程开始之后,双方开始有了分歧。福建是多山省份,施工难度也比苏浙地区修建铁路要大,修建工程开始之后,遇到了很多难题,英方工程师最后要求增加预算,也就是增加日后投资回报收益权,可中方不同意,在当时开标前双方可是谈好的,这样英国人不是反悔么?
谈了几次谈不拢之后,家族便让克利福德和妻子到远东来,原因就是他俩和太平天国高层交情匪浅,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能够解决福建铁路修建停滞事件。
克利福德到了上海之后,在阿礼国的帮助下,找到王闿运陈述了英方需要追加投资预算的理由,而中方这个时候也多次派出李善兰主持的科学院下属地质人员前往福建核实情况,也发现事实与英国人说的相符,其实也只能怪这个时候的科技还不够高明,对地下一些地质情况估计不足,造成福建在修建铁路时候需要修建的几处桥梁涵洞需要大大增加投资。中方清楚情况之后,也明白不可能让英国人亏本干下去,最后克利福德来了,双方反复磋商之后,最终确定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追加投资预算方案,才把事情解决了,也算给了克利福德一个面子。
克利福德办成了事情,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取得了福建铁路沿线50%的矿产开采权,同时他们拥有福建铁路将来运营的50%收益权,这样意味着福建铁路修建完成之后,将成为福建茶叶出口的必要通道,加上福建矿产丰富,罗斯柴尔德家族又大赚了一笔。
而太平天国得到的便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的开发,以及矿场开发之后兴建的工厂以及附属行业可以解决一大批人口的生计问题,而且他们也有另外一半的矿产开采权和铁路收益权,总体来说也算做到了双赢。
事情办妥之后,阿礼国给克利福德引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秘书龚橙,而龚橙则带来了北方一位大人物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位大人物将在明年举行一场大的政变,只要英法联军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出兵襄助,相信成功的机会更大,而成功之后,北方各省、特别是平坦的中原地区铁路修建权以及铁路沿线矿产开采权将全部交给罗斯柴尔德家族进行投资开发。
如此大手笔的条件让英国人非常心动,这样中国北方将成为第二个印度,成为英国的廉价原料掠夺基地,然后在英国工厂变成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甚至英国人可以在中国北方修建各种工厂,就地生产产品,那位大人物大方的划定了天津、青岛等等几个地方作为开放口岸,并且允诺可以让洋人租借地方,允诺可以在租界港口停靠军舰、驻扎军队等等。
额尔金爵士和克利福德都非常感兴趣,额尔金发觉加入北方中国能够提供这么多的优厚条件,在南方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中国南北维持现状似乎对英国最为有利。而克利福德则是出于商业利益考虑,英国要是在北方占住脚跟,甚至可以开辟到日本、加拿大、美国东海岸的航线也说不定。
于是英国人开始重视这位大人物的提议,并反复研究了清廷当前的政治格局以及军事力量部署,随后他们发现如果英法联军加入的话,这场政变或是兵变的胜算将达到七成以上,七成胜算的风险对比百分之几百的利润收益来说,英国人那充满了冒险精神的气概再一次爆发,这次冒险绝对值得!
于是大沽口的联军舰队后撤,一则是麻痹清廷谈判大臣恭亲王,二来是躲避渤海的封冻期,三来就是准备和香港的联军远征军部队汇合,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但满清那位恭王爷还在为英法撤回舰队表示出的善意和谈判诚意感到沾沾自喜,殊不知道一场阴谋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而李重并不知道,救出自己只是这些计划步骤当中的一个插曲而已,十万银元也不是由克利福德出的,而是那位北方的大人物所出,他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人而且这个人和英国人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懂得军事的人来充当未来和英法联军协调的联络官,而李重无疑是最为适合的人选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元旦曲宴
已经是元旦日头,北京城的雪也停了,内外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中,对于北京城的老百姓们来说,同治二年似乎这个元旦日的好天气象征着一年的风调雨顺,而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内,满清宗室皇族们正享用着元旦日的曲宴,可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曲宴即小宴,类似今天通常说的“便宴”,菜肴比较简单,行动比较随便。设此宴均在每年的元旦和正月十五日,多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和圆明园的奉三无私殿内办理。十余日前,母后皇太后慈安以养病为由,搬出紫禁城,便准备长期居住在圆明园内,是以杏贞只得迁就慈安,将元旦日的一切活动都安排在了圆明园之内。
曲宴参加者都是宗室的成员,即由皇帝“钦点”的皇子、皇孙等及近支的王、公、贝勒,这儿的“公”,是指宗室中的长者。菜肴放在高椅上,每二人一席,按俗行礼后,赋诗饮酒,欢度佳节。除了曲宴之外,还有宴请主要大臣的廷臣宴和宴请外藩的筵宴。
除了宴会等一系列活动之外,祭祀、祭祖、焚香、踩岁、守岁等等活动自然也是不可免的。但南边太平军似乎并不在乎什么元旦日,依旧凶猛的发起着他们所谓的冬季攻势,清军连连战败,给元旦日的庆祝活动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广西全省已经在二十余天前彻底丢了,自从广西清军精锐在桂林、柳州等战役中彻底覆灭以后,广西剩下的清军没有做太大的抵抗,要么投降,要么归顺太平军,等彭玉麟请旨将广西残部收归云南该管之时,他只从百色厅接应出来不足万余清军,整个广西十一万清军差不多彻底被剿灭。
广西清军并没有拖慢陈玉成的脚步,反倒是在郁林州盘踞的朱红英所部天地会义军给太平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原因很简单,朱红英不同意交出所部接受整编,他提出投靠太平军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要保持自己军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自然是西王无法容忍的,于是太平军不得不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来对付朱红英所部。
手握三万兵马的朱红英还自以为有些实力可以与太平天国谈谈条件,接过在太平军最后通牒过去后的一周之内,他的三万人马遭到了太平军毁灭性的打击。太平军在另一部广西义军何苟贱部的配合下,出手极为迅速。何苟贱与朱红英在广西分分合合共同对抗清军数年,自然对他知根知底,就连朱红英手下不少将领也是何苟贱的老熟人,于是军事打击和拉拢分化双管齐下。最后朱红英也被手下人出卖,将他杀死之后,余部尽皆投靠了太平军。
彭玉麟接手的是个棘手的烂摊子,大理起兵反清的杜文秀正式传檄天下,接受太平天国的指挥,受职云南军政司司长,封平南侯爵位。杜文秀发动十万兵马自大理往东猛攻,目标便是云南省会昆明。而陈玉成打下广西之后,得到了新编第五军的支援,于是他下令第一军驻扎广西休整,第五军则迅速挥师西进,响应杜文秀的攻势,准备给昆明来个东西对进夹攻。
苏北、淮南战局也是焦头烂额,在这里太平军似乎并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们更在乎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林凤祥蛰伏多年之后,出手就是在宿州打了个大战。
宿州战役一开始,林凤祥以第一军一个师的部队包围了宿州,城内只有清军万余兵马,自然不敢出城与太平军野战。求援之后,徐州、颍州、毫州、河南、河北的清军大批来援,加上各地团练兵马,汇集在宿州的差不多有八万清军,其中包括了承恩部一万清军精锐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