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2 / 2)

萧朝贵不是应该在两年多前战死长沙的么?怎么现在都甲寅年了,还这么威风凛凛?难道是什么事影响了历史?

杏贞看着这些奏折倒也对当前的局势大致有了个了解,因为深宫之中是不闻外事的,就算长毛打得再凶,宫中也不会有什么传言的,被皇帝听到是要掉脑袋的。

杏贞一目十行的看完大部分的奏折,很多奏折只是看一下题目,一般的请安折子她直接就略过了,只捡重要的来看。直到暖阁外彭有益低声呼唤:“懿主子,皇上安歇没有?”

杏贞急忙放下奏折起身道:“彭公公,皇上歇了,你进来收拾一下吧。”

彭有益当即带了几名太监进来,都蹑手蹑脚的收拾,把地上的奏折重新整理好,倒也看不出来杏贞曾今翻阅过。

见彭有益他们在收拾,杏贞低声说道:“彭公公,皇上就劳您照顾了,本宫还是回宫去了。”

彭有益今晚总算是又逃过一劫,还是很佩服和感激这叶赫那拉氏的,又收了人家不少好处,当下道:“懿主子放心回吧,老奴自会照顾。”当下杏贞点点头,信步出了养心殿。

来到殿外,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杏贞心中说不出的畅快,看到咸丰那副悲伤的模样,她心中除了有些复仇的快感之外,心底里还些可怜起这人来,或许这就是女人的多愁善感吧。

“小主,你可出来了,急死我了。”见到杏贞出来,康琪带着琪丹急忙迎了上去,因为急切,称谓都有些乱了。她晚间去了董贵滢那里没在储秀宫,回来就听安德海说杏贞带着琪丹到养心殿来了,只下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咸丰得知杜受田没了,那还不暴跳如雷?谁敢在这个时候去见咸丰?此刻见到杏贞出来,总算松了口气。

杏贞淡淡一笑说道:“没事了,咱们回吧。”

康琪向养心殿内张了一眼,跟上杏贞的脚步,口中低声道:“小主,不是说了要步步为营的么?今后可不能这样冒险了!”

杏贞淡淡一笑说道:“赌注越大,收获越大,今晚之后,这个男人也飞不到哪里去了。”跟着轻哼着小曲,蹦蹦跳跳的边走边道:“康姑姑,咱们快回去吧,我有些饿了,咱们弄些宵夜,叫上小安子一起吃点宵夜!”

康琪有些发愣起来,看杏贞的举动分明还是个少女的举动,但她今夜的行事却是险中带细,她的豪气胜过了不少男子,一瞬间康琪有些担心起来,她再如此下去,还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吗?

第三百一十九章 伴驾阅折

却说杏贞走后,咸丰酩酊大醉一场,后来彭有益又找来太医帮着侍候醒酒,折腾了大半夜,咸丰才睡了安稳下去。翌日咸丰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也过了早朝时辰。起身之后咸丰索性命彭有益传旨给众大臣,由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杜受田。

杜受田的灵堂在京城家宅内早已立好,正巧今日地方上把杜受田的遗体护送回京,咸丰带了两班大臣亲自前往致祭,杜受田的家人在杜翰的带领下叩谢了天恩。

杜翰字鸿举,号继园,乃是杜受田的长子。道光二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也是后来顾命八大臣之一。

咸丰致祭之后,命人备了纸笔,亲自写下一段祭文:“……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当岁春,懔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随后当即下旨,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时”和“文正”是清代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并赐陀罗经被一袭,赏银五千两治丧。并拔擢杜翰为工部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办理京城巡防事宜,待丁忧之期满后,便可回朝任事。众大臣知道咸丰对杜家的情谊,也知道杜翰将来一定会甚受倚重,是以上门致祭的大臣络绎不绝。

咸丰祭奠完,安慰杜家人等一番后,自回宫中。因日前宿醉,又兼着心神伤劳,御膳端来几次也没进什么食物,咸丰只在御案后发了一阵呆,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奏折后,咸丰只得轻叹一声,又开始批阅奏折。

咸丰比起南京那位天王来说实话是要勤奋得多,但勤奋也有不好之处。南京那位天王虽然荒唐,但好歹还能放权给杨秀清、萧朝贵这些人,可咸丰却是一人决事,很多时候下面的军机大臣都是揣摩着皇上的心思来先写呈批章程,又或出于党争内斗而写的建言,是以清廷朝政更加好不到哪里去。

咸丰批阅奏章到了午后,一日都未进食,腹中开始饥饿起来,忽闻一阵香味飘了进来,举目望了望问道:“彭有益,是什么香味?”

彭有益道:“皇上安坐,奴才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