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1 / 2)

原来杨秀清选定王府基址后,便命男女千人往明故宫拆运砖石,大兴土木,凡黄泥岗一带并南首罗廊巷等处民房,皆被拆毁,盛营宫室。王府四周筑了高大黄色围墙,宽三尺余,高二丈,以碎磁布墙顶,防人攀越。建好的东王府北至虎贲仓;南至侯家桥、华藏庵、罗廊巷、牌楼巷;西至石鼓路西,汉西门大街、堂子街边口;东至汉中路东端,黄鹂巷,约有六七里范围。

东王又将不远的龙蟠里“惜阴书院”,改为别墅,也是东王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东王曾由此到清凉山看戏。东王府大门前兴建了一座高大门楼,约有五、六号门面宽,门外另有一座四五丈高的五层“望楼”,四柱密钉铁蒺藜,远在浦口的敌楼均能见之。大门外尚有大炮数门,早晚鸣放,十分威风。

太平天国向以黄、红二色为尊贵,因此,内外多饰黄、红二色。东王府大门口用黄纸朱书“东王府”匾,门上有铜环,并糊黄缎,饰以彩色龙、虎形象。大门前有一彩棚,也以黄、红绸绉覆盖,显得分外威严壮观。

太平天国尊重民间传统风俗,喜爱贴门联。这不仅是为了图吉利,重要的是烘托自己特殊地位。萧云贵抬头看去,只见东王府头门有对联:东国诸侯,替天行道;王畿千里,顺地无疆。洪韵儿看了后,吐了吐舌头,低声在萧云贵耳边道:“东王好大的气魄。”

东王府的恢弘气势给人一种压迫感,其实历代帝王为何要修建宏伟的宫殿?无非就是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站在门口,你心理素质要是不好,就自然会自惭形秽起来。

王府门口东殿参护衣甲、旗帜鲜明,手中牌刀刀丛如雪,此处共有一千参护在此侯立值守,庄严肃穆,众参护排布成五个方阵队列,队列前是十八门铜炮,更是让人觉得东王府威风不已。

东王府下属有六部尚书72人,男女承宣24人,仆射32人,参护1600人,主持东王府生活起居和仪仗等。东王府共有典官和差役等人员3557人,大多住在东王府内及其附近,直接为东王服务。

听了洪韵儿的话后,萧云贵微微一笑,摸了摸鼻子低声道:“腐化得还真是快啊。”

说话间自有东殿承宣数人出来引着萧云贵、洪韵儿、秦日纲等百官入见。

到了东殿重门即二门外,只见此处对联显得更加威严:位冠百了,肇启天朝新日月;职司左辅,宏开景运大乾坤。另一幅是:东风解冻,暖回阳谷之春;王泽敷天,普锡群黎之福。

东王府内室以外设方厅各一,东曰“承宣厅”,西曰“参护厅”,均为传令官办公处所。另有东殿尚书挂号所。王府附近还有“侍从馆”即参护厅,负责武装保卫东王府。东王不仅扩充外厅,还大力改造其内室。整个王府是穷极工巧,骋心悦目,室内窗棂涂黄漆,望板画龙凤,桌椅涂黄漆,连铺垫也用黄缎。

府内还有美丽的壁画,听事处为船房,两面嵌玻璃,内室设王座。《天京录》有云:“东府土木冠绝天京,亭园亘数里,有紫坞花木环互,鱼鸟骈罗相对。起高楼曰多宝,藏金石彝器,书画甚富。”东王又在山下开掘五丈宽、一丈深的长方水池,在池心建亭,池旁修水榭堆假山。萧云贵和洪韵儿进了东王府,才觉得自己在苏州的西王府只能算是小意思。

进到二门大殿内,只见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和其余的百官都在,众人都跪伏在阶下,大殿正台上杨秀清双目紧闭,靠在黄缎铺就的大椅上,也不知是醒着还是昏过去了。

见西王到来,北王、翼王等人回身匆匆一礼之后,马上有拜倒在地上。萧云贵眉头大皱起来,天国初立,多少事需要众王百官去处理,为了听天父下凡,居然都丢下手上的公务跑来这里听劳什子的天父圣旨,当真是浪费人力。

萧云贵带着众人走上前去,萧云贵当先拜下见礼,口称小婿拜见天父皇上帝,因为洪宣娇是天父第六女,萧朝贵是她的夫婿,因此自称小婿。

杨秀清微微睁眼扫了一眼,摆摆手,好似浑浑噩噩般的起身来,声音甚是宏亮的一字一句道:“都起来吧。”

阶下众人三呼万岁后才起身,萧云贵看了看韦昌辉、石达开二人,两人起身很慢,似乎跪了很长时间了,心中不禁暗暗同情两人。

其实众官入见后一直都是跪着的,但摄于天父威严,谁也不敢起身,此刻起身后更不敢有哀怨之声,都是垂手低头静听天父圣音。

杨秀清大袖一摆,看着韦昌辉、石达开两人,又是庄严以及的缓缓说道:“正小(即韦昌辉)、达小(即石达开)!”

韦昌辉和石达开听得天父呼唤自己,又站出身来跪下听旨。

杨秀清指着百官中的石达开岳父黄玉昆道:“先锁起黄玉昆来!”

石达开心头一惊,不是要拿问陈宗扬么?怎么要把自己的岳父黄玉昆锁起来?电光火石之间,韦昌辉给石达开悄悄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高声遵命,起身后命数名参护上殿,将黄玉昆锁了。石达开看着众参护锁拿自己的岳父,心中很不是滋味,起事之初黄玉昆赏罚严明,他与战士同甘苦,所以能得众力,每战常获胜。他常独领一军,也颇有战功,论功升殿左一检点。而且自金田起义后,天国法令多由黄玉昆制定。

建都天京后,天朝刑部事务即由他担任。这时候,清军隔江对峙,各色人等屡屡蠢动,里外勾结,进行颠覆勾当。黄玉昆牢牢地掌握着这天国刑法,雷厉地去镇压各种奸邪之徒,为保卫天京、保卫太平天国是有大功的。若说西王在外打仗扩土,那黄玉昆做的就是稳定天朝法度!随后黄玉昆升夏官正丞相,杨秀清以玉昆精明干练,予以重任,命朝内官自检点以下都到他的衙门听令。随后又升卫国侯,而且自从入了天京之后,岳父办事极为小心,照理说东王不应该拿他开刀的啊。

石达开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在自己纳闷不已的时候,众官排列之中,石镇吉低声在石达开耳边道:“东王同庚叔之事。”

石达开这才猛然想起来,数日之前发生了一档子事。却说燕王府有一个养马的马夫,这天坐在府门前休息,正好碰到杨秀清的同庚叔(同年生兄弟的叔叔,并非亲叔叔)路过,马夫不知是反应慢还是没看到,没有按太平天国的规矩站起来敬礼。这下惹恼了这位同庚叔,他抢过马夫的马鞭,狠狠地抽了马夫两百马鞭子,然后五花大绑,送交秦日纲,让他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