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2)

萧云贵点点头沉吟道:“这倒是,我的确没想到,还是杨秀清老辣,一上来不问情由先抄贺瑗的家,各种罪证就弄齐了,看来他一早就想到城里的富商大户不会就这么屈服,他的确做得了东王。”

洪韵儿叹道:“或许我们都想得太简单了,造反不是请客吃饭,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让既得利益者放弃利益,我们现在造反就是要大破旧有秩序,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利益,我们是在与整个旧世界为敌啊,我、我们能成功吗?”

萧云贵默然半晌才道:“既然已经上了贼船,我们就只能继续走下去了,其实像朱昌琳他们这样骑墙派还是很多,他们心里其实只考虑自己,不论是我们还是清廷做主,只要谁能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会靠向哪一边,更何况你说的既得利益者毕竟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穷鬼泥腿子,我还是有信心,咱们能够成功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但前提是我们能够做主……”

两人没有过多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备好的家宴已经开席,前来催请的萧朝富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回到家宴之上,萧云贵和洪韵儿自然是尽量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让萧氏、黄氏、蒋氏三家人都倍感惊诧,因为他们从没体会过西王夫妇这般和顺的殷勤招待。特别是黄氏一家人,黄为政战战兢兢的听完萧云贵恭维之语,还以为他在说反话,但看萧云贵满脸的真诚,似乎又有些吃拿不准。

席间萧云贵宣布,他向东王请了谕令,都为三家人中的男丁在西殿谋了份不大不小的差事,而三家的日常支用度也都由西殿承担,不必再靠两司马圣库那边拨给,算是给三家人都吃了颗定心丸,从前很僵的关系,从这一天开始起松动。虽然黄家众人和萧朝隆还有些余悸,但萧云贵觉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旅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个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也算是给真正的西王萧朝贵有个交代了。

萧有和似乎很怕萧云贵,更喜欢黏着洪韵儿,萧云贵也落得耳根清净。

饭后萧云贵和黄为政、黄盛通、黄玉绣聊到很晚,说的都是当前的军政之事,蒋氏父子、萧氏父子插不上话,早早的告辞回屋睡觉去了。而黄氏父子毕竟是读书人,还是有些独到的见解,对于东王让西殿兵马出手屠杀旗人,黄氏父子是极力反对,照他们看来,这种屠戮之事定不能做,就算一定要做,也要找由头避开去,不能让西殿的人来做,否则名声一臭便大事不妙,将来西殿兵马走到哪里都洗脱不了杀人恶贼的名声。

萧云贵也一直在苦恼这事,但说来说去,黄氏父子也没有好的计策,以致萧云贵想起左宗棠来,要是这老小子在身边该多好,他一定会有好办法的。

天色已晚,黄氏父子也告辞回屋,就算住在巡抚衙门,几家人还是严格按照太平军男女分营的制度,男子居住在前院厢房,女眷住在后院,当中各有男女牌刀手守卫,非常时期萧云贵可不想出什么乱子被人揪住小辫子。

门吱的一声开了,洪韵儿回到屋内,萧云贵忽然想起,如今三家家眷都在巡抚衙门住,要是自己还被赶出去到军营去住,似乎太不合情理,当下涎着脸笑道:“韵儿,这院里这么多人看着,要是我再出去,岂不是很扫西王的面子?就让我留一晚吧。”

洪韵儿阴沉着脸想了一会儿,俏脸一红终于点了点头,低声道:“你等一会儿,我去准备一下就来。”

这句话好像天籁福音一般,望着洪韵儿的倩影退出房去,萧云贵虽然不知道洪韵儿要去准备什么,但他马上兴奋的走向屏风后面的床榻,一脱靴子钻进洪韵儿的香帐内,打定主意待会儿四眼妹要是想反悔,自己就赖着不下床,看她怎么办。

过了片刻,萧云贵一腔的热情就被浇灭了,洪韵儿居然去把萧有和这混小子抱过来说一起睡,萧云贵马上什么兴趣都没有了。他只得又一次带着亲卫牌刀手出府巡查军营去,边走他心中边把萧有和这小子骂了个体无完肤。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队之议

这晚之后,萧云贵已经无暇念及他那卑鄙龌龊的想法,翌日一早,杨秀清便来到了妙高峰大营,原来清早南路探马已经回报,清军张国梁部已到醴陵。

太平军郴州大队北上长沙,走的基本就是西王旧径,沿攸县、醴陵一路北上,为了掩护后队家眷,后二军军帅梁立泰领三千人马断后。

当时清军大部屯聚衡州,扼守衡阳大道,当郴州太平军大队陆续开拔北上消息传来之时,原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被清廷锁拿解赴上京问罪,刚刚在广西梧州剿匪得胜的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徐广缙才督领兵马到达衡州。

闻报后徐广缙大惊,郴州太平军大队号称八万之众,一旦北上与攻陷长沙的长毛伪西王部合兵,贼势必定更加昌烈。于是徐广缙不顾向荣、张国梁等清军宿将反对,强行勒令诸部攻打太平军。

太平军这边杨秀清等人早有准备,在安仁以北的军山大败清军,阵斩清军云南昭通镇总兵经文岱,清军折兵八百余。得胜之后杨秀清便号令全军迅速北上。留下后军三千人由梁立泰统帅,专司断后。

徐广缙见太平军早有防范,偷袭不成吃了败仗,只得听从向荣、张国梁等将的主意,尾随太平军收复失地,袭扰太平军后队。这是向荣、张国梁等人最喜欢干的事,他们一路从永安追杀至郴州,一路行来收复了不少失地,这军功可是稳赚不赔的。

这次也不例外,张国梁部尾随太平军后队北上,收复安仁,逼近太平军后队,连番袭扰太平军后队。殿后的梁立泰统军和张国梁反复纠缠,且战且走,一路退至攸县。因有梁立泰的缠斗,诸部清军又忙于争抢收复郴州的功劳,是以太平军离开郴州十余日后,清军先锋张国梁部才踏入攸县。

殿后的太平军被张国梁连番追击,梁立泰甚是恼怒,加上这日收到消息,他的母亲胡大妹在湘阴阵亡,他更加火冒三丈,便决定集中人马彻底打垮张国梁再行追上大队,赶赴长沙。

当日,梁立泰引军在攸县丹陵桥设下埋伏,张国梁没到,清军满人将领常禄率领清军千人先至,常禄先已发现埋伏在田里的太平军,派参将德亮在松林里隐蔽,自率前队佯装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