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1 / 2)

李承乾赶紧接道:“臣自知不擅于此,这里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说来听听。”

众人都是竖起了耳朵,这个游戏虽说掺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但也着实有趣,众人到都是兴致盎然。

瞅了其他人一眼,李承乾老脸也是一红,硬着头皮道:“陛下也知道臣去过边寨的,臣还记得,那处寨子在秦霞边境的一处山上,寨子里有百余兵卒,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寨子了,没到边寨时,臣是满腔的壮志豪情,但到了那里……

说实话,第一次面对西夏兵的时候,臣却怕的厉害,西贼的人数多出我们许多,也不是西贼主力,和我们差不多,抢下寨子的话,就地固守,这样的阵仗一年中总要有数十次之多的。

两军对阵,只守不攻,早晚会被人破了寨子,于是领兵的校尉一声令下,大家就都冲了出去。

那位校尉看臣身强体壮,也就把臣也算在了里面,臣那个时候可是怕的要死,眼见前面的人肢体横飞,竟是被吓的不敢稍动地方,后面的一个老兵见了,大怒之下,一刀就扎在……扎在臣的这里……”

李承乾脸红的也不下去方才那位郎中大人,稍微转身,众人也就知道他的意思了,有人当即忍不住,扑哧就乐了出来。

李承乾也是不管,自顾自又接着说道,“臣那时吓的厉害,身后一痛,哪里管那许多,回身就是一刀,接着就……就发了疯魔似的冲进了西贼堆里……

那一战,臣斩首三级,其中就有西贼的统兵官儿,至于杀伤多少西贼臣那时迷迷糊糊的,哪里知道?最后反正是被人抬回寨子的,那个校尉对臣十分赏识,亲自过来给臣包扎伤口,但看了一圈,也是……这里……受了一处刀伤,臣却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般,大伙儿这才明白,原来是脱力了。

后来大伙儿都拿这事儿取笑那些新兵,尤其是那位被臣在脸上划了一刀,留下一道疤拉的老兵,更是给臣起了个绰号,火牛。

也不知他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怎么就听说了乐毅火牛阵大破敌阵的事情,说是和臣当时到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臣当初年轻气盛,听不得旁人取笑之言,每每都要和那老兵扭打上一番,后来官职渐高,这个绰号更是甚为忌讳,有时连牛字也不愿听人提起。

但如今嘛,却是想听也听不到了,当年那百余守寨同袍,也不知如今还剩几人在世,不过……当年那个老兵现在就在臣府上养老,但火牛这两个字却再也不敢说出口了,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第0445章 游园(三)

湖畔吟哦之声不断,间或笑声频传,其情其景,到是其乐融融。

不过大秦文风本就不盛,这些大臣们忙于政务,哪里有空闲去吟风弄月,悲春伤秋?三四首小诗,五六首婉词,却多有些生硬,寄情于景到还不算艰难,只是君王之前,总要逢迎奉承上一句半句的,这可就难坏了他们,做出来的诗词自也就不会精绝到哪里去。

景帝李玄谨到也不以为意,只是稍加点评,故意放过几个年老德高的,其余却是都要说说自身的尴尬之事,这些大臣作诗作词虽是生疏,但一个个却都经历了不少风雨,像李承乾便曾在边寨爬冰卧雪,征战杀伐,其他诸人地位相当,自也不会差了。

虽然这些陈年往事多数是不堪回首的,不过能博得君王一笑,也数不易,自便都挑选些寓教于乐的,一个个缓缓道来,言之有物,却不知比他们作诗作词的本事高明了多少,所说之事各个不同,稀奇古怪者有之,匪夷所思者有之,但却都让人忍俊不禁,回味一番的。

终于轮到了同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杨感这里,这位老大人却是笑道:“方才听李大人之词,颇有感怀,愿为李大人补上这下半阕之词,只是怕扰了陛下和诸位大人兴致……”

“无妨,今日之会,君臣相聚,笑谈无间,朕甚欢喜,老大人只需自抒胸臆,不用顾忌。”李玄谨脸露笑意,轻轻颔首道。

众人却都收了笑容,静静聆听,有些人心中已是担心,这位老相爷德高望重,若是在诗词中隐隐讥讽上几句,今日之局面便有些不堪收拾了……

杨感直起身子,轻咳了一声,这才缓缓吟道。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薄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悲思翁。懒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余音未歇,老人却是站起身子,又接着吟道:“山秀芙蓉,湖明如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