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诚亲王又道:“太子殿下必会愤怒,但也却会信任靖德郡王家的人,因为他们才是保护信使的人,没保护好那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忠心问题。这时候,你便去见燕王,告诉燕王,那个信使是你杀的,燕王就算是有所怀疑,起码表面上也会接纳你的。”
李博文满脸的苦色,道:“然后孙儿就算是进了燕王的阵营,但却不可表现出任何的本事,反而要让燕王还有他手下的人,认为孙儿子是个窝囊废,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只是个混日子的人罢了,这样就算是燕王以后获胜,也不会把孙儿当回事,只是赏咱们家一口太平饭吃就好了。”
诚亲王叹了口气,道:“委屈大孙了,可只要能保住咱们全家人的命,还有这个劳什子的王爵,这点委屈也没什么的。”
李博文好半天没有说话,对于他这个有志青年来讲,要学着祖父的样子当窝囊废,还是去一个陌生人的面前装,他实在是受不了。
诚亲王也不说话,就是看着李博文。好久好久,李博文的眼睛都红了,眼眶中的眼泪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他道:“那,那靖德郡王的家人呢,李博智呢,就是他要去太子那里吧,他会如何?”
诚亲王唉了声,道:“他则要尽力在太子的面前,表现出他的各种才干,让太子觉得他是一个文武全才之人,他是不需要隐藏本事的,因为太子不需要没本事的人,如果太子获胜,那他将是本朝第一皇亲,说不定还会加封亲王,让他家的爵位再升一升。”
同人不同命啊,都是皇孙,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李博文几乎就要真的哭出声了,他道:“为,为什么不是靖德郡王家投靠燕王呢,听说那个逃走的信使之所以误会,就是因为李博智恶狠狠地盯着他看,所以才逃走的,这是李博智亲口对我说的,不会有假。”
诚亲王却道:“这是我和我那老兄弟划拳得出来的结果,赢的投靠燕王,输的投靠太子!”
李博文大吃一惊,都顾不得为自己伤心了,他急道:“为何是赢的投靠燕王,去当窝囊废让人瞧不起,而不是输的呢?”
在他认为,输的投靠了太子,还可以尽展本事,这才是好事啊!再说,如此重大的事,竟然是靠划拳定下的,也真是让他不可理解了。
诚亲王微微一笑,慢吞吞地道:“因为,因为燕王得胜的机会更大些,现在明白了吧!”
第六百八十章 断骨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只要他们两个的孙子能按计行事就可以了。
然而,这个时候,两个老王爷是真心感到儿孙要是不争气,那是真的要气死老人家啊!
两个孙子李博文和李博智,要说才智只能算是中人之资,绝对排不到上游去,这也就罢了,儿孙太聪明也没啥太大用处,王孙贵族又不需要作文章考进士,甚至连以后进入朝廷的机会都不大,这是他俩以前的想法。
可事到临头,急需要人手去办大事时,他俩才发现,纨绔子弟办事是真的不给力啊,办不成事情也就算了,但如果把好事给变成坏事,那就真的是糟糕之极了。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既然决定了,那就要立即执行,长安那边不管是太子李重九,或是燕王杨泽,都是很快就要出京了,如果他们去晚了,那就不是投靠,而是得罪人了。
可就在要出门的前一刻,意外发生了,而这个意外就是靖德郡王的孙子李博智搞出来的。这个李博智办事不牢靠,靖德郡王吩咐他要保护好信使,在带着信使离开太原之后,在半路上安排一场好戏,以方便让李博文杀了信使,这样好有人证啊!
至于人证是谁,那肯定是燕王杨泽派来的密探了,要说杨泽没有往太原派密探,那就算打死两个老王爷,他俩都不会相信的,所以在半路上演出一场好戏,让李博文杀了信使,这样密探回去报告给杨泽,那时李博文投靠过去,不也有个证据啥的,也好能在杨泽那里站住脚跟么!
事情计划的挺好,可李博智也不是脑子哪根筋没搭对,竟然跑去和信使说了,还说什么,看你这个人不错,所以我不能让你当个糊涂鬼,要让你死也死个明白……如此这般地把计划给信使说了。
在李博智的心里,觉得这个信使就是个死货了,那让他做个明白鬼,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反正就算信使知道了前因后果又能如何,早晚死货一个,这个秘密只要信使一死,自然也就带进了坟墓,说说又能如何!
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李博智是一个人进的屋子,门也关上了,怕别人偷听啊,然后又把那个信使用绳子给绑了,他这才说这番话的,说这番话时,还一副忧天悯人的表情,试图要告诉信使,要杀信使的人不是他,而是李博文。
可能是要装好人吧,可这种这装好人的行为实在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反而会引发不良后果,而且还真的引起了。
那信使听了,当然要大吃一惊,这都和他讨论他要怎么个死法了,他要是再不吃惊,那不就成了他脑子有问题了么,视死如归,也得分个情况啊,这么不明不白地死掉,可实在是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