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1 / 2)

而李正隆却看了眼杨泽,答应你的事,也算是我帮你办了,现在就看你帮不帮我当上大将军了。

杨泽大是感慨,要想在朝堂上站得稳,还得宫里有人啊,要不然就算自己战斗力再强,宫中无人,也是白战斗了呀!

王公大臣们虽然都默不作声,可人人却都知道,以后的朝堂会更加热闹了,真是乱得不能再乱了。

菜菜道:“回皇祖母的话,孩儿的父王虽然时常有点儿小毛病,可却并不严重,可能是因为镇西那里的气候太过恶劣所致,只要回到京城,好生将养,小毛病什么的,应该不会恶化成大病大灾的。”

众人一听,果然,这当闺女的还是向着父亲,这是想让她父王回来啊,现在就看独孤女皇怎么决定了。

独孤女皇点了点头,道:“朕也好久没看到你父王了,好生想念,那便让他回京吧,拟旨!”顿了顿,她却又道:“让老二李晃也回来吧,一起拟旨。”

她说的老二,是二儿子李晃,李晃和李晏一样,也被流放到了边疆,只不过他没有李晏的好运气,碰上了杨泽,但这次却着实借了大哥李晏的光,竟然也能回归长安。

梁大忠连忙答应一声,快速拟出两道圣旨,让独孤女皇看了,盖上玉玺,立即便派人送去了镇西,他也想着让李晏回来,所以办起事来,那真叫一个速度。

菜菜笑靥如花,先谢了独孤女皇,又看向了杨泽,两人互视一笑,真不容易啊,总算是达到目的了。

杨泽心想:“可惜便宜了那位李晃,什么事都没做,竟然也能回京。为了能让李晏回来,我费了多少的力气,得罪了多少的人,这才总算能如愿,可那李晃呢……嗯,估计是他的名字取得好,叫做晃,日光,有个光字,那可不就是随时都能沾到光的意思么!”

独孤女皇道:“罢了,朕有些累了,这些国事家事,以后再说吧,咱们先看辩论吧,一边看,一边也让朕歇歇。”

泰恩心想:“总算是轮到我上场了,真不容易啊,等得我都快长出头发来了!”他连忙答应,叫进来一众寺内的高僧,团团坐下,王公大臣们则各找地方,等着看鸠摩多罗如何与大慈恩寺的僧侣们耍嘴皮子,应该比杨泽耍的还要热闹吧!

第四百零二章 长公主要使狠的了

无遮辩论大会怎么个开法,原版的,也就是前辈高僧怎么在天竺辩论的,这个已经没有人知道了,但不管原版的怎么样,那么凡是到了大方帝国之后,都要被改良,也就是说不管大会原本是什么样的,只要是不按着大方帝国的习惯来,那都是不行地。

在大雁塔下开始的大会,并不是直接辩论,而是要确定辩论什么,辩论哪部佛经,什么议题,确定好后,就要去寺前大殿,那里有个小广场似的存在,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观看,而且只要把寺门打开,外面的百姓也能看到里面的僧人辩论,当然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那就没人关心了。

围观的百姓也不会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观看了大会,然后还看到了里面的同样观看大会的独孤女皇,还有一众王公大臣,然后回家后吹嘘一番,这才是关键,至于辩论的是什么题目,那只有和尚们才关心,老百姓谁会在乎啊!

在大雁塔下确定议题目,由于有独孤女皇在场,王公大臣们谁也没有乱动,也没人讲话,都规规矩矩地听着,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想着,如果以后大王爷李晏,还有二王爷李晃回了京城,那京城的这潭水会怎么样,三王爷会不会受到冲击,长公主又会怎么应对?他们应该怎么站队,或者不站队,等等,各人思绪万千,谁也没有听鸠摩多罗他们说什么。

长公主更是焦急,她嫌鸠摩多罗他们这些和尚太磨叽,确定个题目罢了,干嘛要这么久,这些事情都应该是提前准备好的,现在只是走个过场罢了,浪费时间。

不离开大雁塔前,她就没办法叫来手下,也没办法离开,无法告知手下们怎么办,消息无法传递出去,一切应对的办法都没法儿实施,她岂有不着急之理。

李正隆的心也在砰砰狂跳着,他万万没想到,独孤女皇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大王爷李晏回京,更加没有想到,竟然连二王爷也要回京,他对李晏了解颇多,甚至连李晏的儿子李重九,他都了解,可对于二王爷,却是了解得不多了,一直把二王爷当成个死货对待,谁会管一个低调到被人遗忘的人呢!

李正隆看了眼父亲相王,心想:“不知那二伯父李晃有没有儿子,又出不出色,父王知道吗?唉,以前怎么就没想过立太子看皇孙这茬儿,结果忽视了二伯父那边,失算,大大的失算,不知该如何弥补!”

好不容易,鸠摩多罗和泰恩这才确定了辩论的题目,他俩都是尽力争取自己最擅长,而对方又不擅长的部份,当然他俩争得面红耳赤,别人却谁也不在乎,当真是俏媚眼儿做给瞎子看了。

做好了题目,众人便去了前殿的广场,其实这就属于场间休息了,独孤女皇要用一些早点,而大臣们该上茅房的上茅房,该议论的开始议论一下,这段时间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间。

菜菜还要跟在独孤女皇的身边,没法和杨泽说话,杨泽只好假装在寺里面溜达,等着想和自己说悄悄话的人过来,比如说李正隆。

长公主撩起衣襟,先冲着杨泽狠狠瞪了一眼,这才出了大雁塔的院子,叫过来自己的随从侍卫首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问道:“咱们现在能立即使用的死士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