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1 / 2)

杨泽只要求以后特殊的几种成药,由他直供医所便可。这么小小的要求,又是成药的生意,马登高自然一口答应,还暗地里告诉杨泽,医所可以高价收购,保准让杨泽大赚特赚。

杨泽心想:“这马登高真是应了韩盘说的话,挺会做人啊,让别人想对他发火,都不好意思发!”

待到第三天早上,刺史衙门里有人来了,叫杨泽去一趟衙门,说林州那边有公文下来了,让他去司法房报到,跟着齐进思学习《大方律》,协助齐进思处理案件。

接到这个通知,杨泽真是内心澎湃,这可真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啊,自己抬了一下韩盘和向成卫,这才几天功夫,他们直接就把自己抬进衙门了,这就要当官了!

木根见官府又来人,很担心地问道:“少爷,是啥事啊,不会是要我去当兵吧?”他还想着杨泽前几天跟他开的玩笑呢。

“大雨哗哗下,官差来传话,要你去当兵,可惜啊,你还没长大,这可咋整!”杨泽打趣道。

“那,那咋整啊?”木根急道。

“还能咋整,不去当兵呗!”杨泽道:“走,跟我去刺史衙门,咱们报到去。”

木根奇道:“不去医所,去刺史衙门?去干嘛啊?”

“去干嘛,当然是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杨泽换上了身新衣服,带着木根,赶去刺史衙门。

第四十七章 安排

杨泽来瓜州不过数日,就混进了官府,这一出门,当然是意气风发,虽没骑马,谈不上春风得意马蹄疾,可双手背后,大摇大摆,浑身领导的派头,却还是要做出来的。

在街上走时,街坊邻居见了他,无不打招呼,都对他热情万分。杨泽给韩盘治好病,小杨先生之名便已传开,又给杨家大姐伸冤洗白,名声之盛更上一层楼。可以这么说,现在整个瓜州,没人不知道杨泽之名了,本年度瓜州名人榜上,他已稳稳当当地名列第一。

杨哲老汉手里端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白粥小菜,自从杨泽救了他女儿之后,他见杨泽只带着个木根过日子,便说半大小子不会伺候人,他便自告奋勇地要包杨泽的伙食,一日三餐,全都由他老妻做好,他给杨泽端过来,说什么也不要钱。

可杨泽哪能答应,这不是给人家增加负担么,杨哲老汉家的日子虽还过得去,但却也没到能白养活两个大活人的地步,但杨哲老汉却非要送不可,杨泽不吃不要紧,他却非得要送的。

见杨泽出门,杨哲老汉叫道:“小杨先生,怎地还没吃饭,就要出门了,这是要上哪儿去?”

杨泽回头笑道:“去刺史衙门,有点小事儿,以后怕是不能常着家了。杨大叔,你就别再给我送饭了。”

“那哪儿行,你要是总吃馆子,那开销得多大,得省着花才成,攒钱好娶媳妇儿!”杨哲老汉笑眯眯地道,他要是再有个小女儿,或者外孙女就好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可以嫁给杨泽,那样大家不就是一家人了么。

杨泽哈哈一笑,便又向前走去,每遇到一位邻居,都会向他打招呼问好。

挑担子出早摊的邻居见了杨泽,问道:“小杨先生,这是要干嘛去啊?”

这回不等杨泽回答,木根便抢着道:“我们少东家要去趟衙门,有点小事儿办!”

挑担子的邻居立时满意的敬意,道:“衙门里哪有小事儿,小杨先生可是做大事的人!”

其他的邻居听了这话,对杨泽的敬意再度升高。

有妇人拉着自己家的孩子,指着杨泽道:“看到没,那位就是小杨先生,是咱们瓜州最了不起的少年郎,你要好好念书,以后做个像小杨先生那样的人,专做大事!”

她家的小孩子还穿着开档裤,嘴里吮着手指,搞不清楚专做大事,有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