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刚刚支持自己的人,此时一副“哦,是啊”的表情,杨刚决定从另一个方面发起攻击。
论对内存行业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他知道,自己肯定不如冯一平,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着他就说不过冯一平——他是真不知道,冯一平有时候,也算是一个杠精,且少有敌手。
“如何在我们总体处于落后的存储市场取得成功,确实不容易,但看起来冯总你肯定是考虑过,并且已经有了万全之策,我还真想听听,你又是怎么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竞争过他们?”
是,我是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办法,你就一定有?
他的这次进攻,又成功让不少人站在他那一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专项的技术总师洪院长,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的韩主任,总装的大校……
他们都看着冯一平,你就真的有把握一定会战胜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厂家?
“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冯一平平平淡淡的说。
坐在后排的方颖芝又忍不住目不转睛的看着冯一平,我就喜欢你这样!
对面的所有人,一时都忍不住有些错愕,还真有万全之策?
这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一点都不冯一平。
哦不,这很冯一平!
“芯片行业,是一个投资巨大的行业,这样巨大的投资,容不得我没有万全之策。”
这话,同样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共鸣,洪院长,科技部、商务部等的相关领导,知道要想做出成绩,这方面的投入会有多大。
真说起来,100亿美元都不算什么,可能也就算个门槛而已。
至少从这方面看,冯一平比杨刚要稳重得多。
原因,他们也都非常清楚,冯一平投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杨刚,无论投多少,他自己的钱,一分都不会动——不大幅增加就不错。
“在存储市场发展的早期,美国巨额的军工订单,先后让ib,德州仪器和英特尔,成为行业的主宰。”
“而到上世界80年代,从美国引进技术的日本,又在存储领域实行举国体制战略,大力投入到研发和产业规模上,最后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然后,韩国借美国政府发动经济战争,打击日本的经济的机会,扩大了在存储领域的投资,到现在,日本仅剩的尔必达也摇摇欲坠,而韩国公司成为市场主宰……”
“以及,在芯片领域,我们国家在70年代,尚领先于对岸以及韩国,在80年代,和对岸以及韩国,也算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当时同年和他们量产64k的内存芯片,到现在,我们却落后至少20年,90以上依赖进口……”
“这背后,有着一条非常简单粗暴的规律,那就是,在存储市场,谁放弃投资,谁就会死。”
“要想成功,其实很容易,”冯一平看着对面,目光一一从他们脸上扫过,“那就是,拿钱砸死对手!”
对面的人纷纷张大嘴,就这?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