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3页(1 / 2)

康明斯帮着他脱下他的羽绒服,并抱在怀里,“德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德国经济部长代表总理府表态,政府不会收购奇梦达的股权,但会帮它找投资者。”

看着冯一平脸上满意的神色,他补充道,“虽然他不会公开表示,但他对我们的主动,非常支持。”

冯一平点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科恩见状也说道,“据我们所知,奇梦达也曾向欧盟争取金援。”

“因为他们在德国雇员最多的工厂,位于萨克森州,他们通过萨克森政府与欧盟接触,寻求短期的融资,但被回绝。”

“我们从欧盟工业执委费尔霍伊那里得知,他认为欧盟并没有可用来拯救奇梦达的工具。”

冯一平也朝他点头,“谢谢你科恩。”

高盛所拥有的这些渠道,尤其是政府间的关系,正是他们现在缺少的。

“不但如此,萨克森州原本同意提供给奇梦达的15亿欧元贷款,以及奇梦达在欧洲另一家工厂的所在国葡萄牙,原本同意提供的1亿欧元的贷款,也已经全部取消。”康明斯说。

“这些政府的不支持,正是奇梦达没有资金维持运营,不得不破产的原因。”

冯一平从康明斯怀里把自己的羽绒服拿过来,“这很好!”

他之所以一开始就问这个,那是因为半导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关系,以至于在半导体行业的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国家或者政府出手挽救的例子。

这其中,还包括在半导体行业并没有什么建树的我大天朝。

所以,那啥,我大天朝挽救的,并不是我们自家的公司,而是国外的公司。

而那家公司,不是别的,正是目前在内存市场,虽然也在亏损,但依然牛哄哄的,只处于三星一家之下的海力士。

99年的时候,海力士还不叫海力士,还叫现代内存,而我们都知道,现代和三星,是韩国倾举国之力托起来的两家财阀集团,但既然受国家的奶,那有时候,自然要听国家的话。

所以在那一年,它不得不按照青瓦台的意愿,以5倍的溢价,收购了韩国另一家大集团lg的半导体部门,为此,他们贷款了超过140亿美元。

接下来的01年,内存市场和现在一样的萧条,又到了各大厂家比赛亏钱的时候,已经更名的海力士,那一年巨亏25亿美元,导致无法按期归还收购lg半导体时欠下的巨额贷款。

和现在一样,所有的内存厂家都盼着海力士赶快倒闭,让市场价格尽快回升。

债权人一看,顿时急了,都寻摸着趁海力士好歹还有几斤钉的时候,找个下家给卖了,多少挽回一些损失,为此他们找到了美光。

就像小摩吃下贝尔斯登一样,美光也趁机报了个低价,但海力士的工人不干了,他们给美光发了声明,声称一旦收购便所有员工集体辞职——不排除是韩国政府在背后鼓动。

这下,那个喜欢飙飞机的美国大爷(美光创始人喜欢玩飞机,最后也因为玩飞机而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也没能占着便宜。

然后,韩国的外换银行又一次出手,为海力士选了一个新的负责人,新负责人制定了好几项让债权人惊艳的复兴计划,除了把债权人的股份逐步转到股市——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实际上接盘,另一项最重要的计划,是在中国新建一个12英寸晶圆的工厂。

消息一出,国内好几个大城市闻风而动,最后,wx拿下来这个项目,而这个建设投资都至少在2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海力士实际值出资25亿。

这个新厂的产能,在接下来几年为海力士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并在市场中保持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