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刘继忠以往的说法,一架飞机租金、运营费用和其他费用正好为三个3000万元,加起来近1个亿,他现在3架飞机,那就是3个亿,这样分摊到12个月,那每个月的支出,不应该最少是2500万吗?
周围有人拉了他一下,这样的场合,这么认真干什么?
“在软件方面,刘总,你选空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漂亮,这是不是,呵呵。”他发出大家都懂的笑声来。
和其它航空公司,至少表面上会强调空姐的高学历不同,刘继忠把东成空姐的条件,下调到只要高中即可,但前提是,一定要漂亮。
他的这番话,当初也引起不少轰动。
“这还不好理解吗,坐飞机的时候,如果一个空姐,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你身上,你抬头一看,见她也不怎么好看,可能马上会勃然大怒。”
“但如果发现原来是一个美女,你怕是会幽默的说,再多泼一些吧。”
“哈哈哈。”他这个比喻,是真的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第九章 公开反对
大笑过后,大家三三两两的散去,在全国各地,乃至于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省籍商人,难得的聚在一起的时候,可不好都把时间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客观的说,刘继忠的荣耀,是他的荣耀,也是只属于他的荣耀。
他的航空公司做得再大,做得再成功,对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因为相对而言,航空业本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行业,何况刘继忠在下游都已经有布局。
不过是相对大家从事的行业而言,航空业比较稀奇而已,还是和同行交流,或者认识其它新朋友更重要。
但在这样的场合,面对着关系并不太熟的朋友,太具体的问题,又不好展开谈,于是,一些大势之类,务虚的问题,成了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个会议室里的两百多人,此时有一多半,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未来的世界经济走向。
刘继忠笑着在几个小群体外走过,听到的都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又都经常提起一个名字,冯一平。
原本,大家对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会这么高度关注,大家的信心,主要来自于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来自于不管世界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国内从整体来看,这些年都算是风景这边独好。
但是,今年初,冯一平突然罕有的在前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提醒大家注意接下来世纪经济形势中,蕴含的一些潜在的系统性的危机,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并特别提醒中资方面,要多加小心,不要成了接盘侠。
这些年来,冯一平旗下《前沿》杂志的公信力,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前沿杂志每年开年那一期,对包括世界经济走势、地缘政治格局的预判,真是少有失言的。
到现在,《前沿》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严肃类政经周刊之一,是整个亚洲,最成功的政经类周刊,没有之一。
以至于现在都有了这样一个风气,在国内的商人聚会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对前沿杂志最新一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那不仅仅说明你没有格调,没有追求,甚至你就很难融入进一些圈子中去。
而冯一平自从创刊时在上面发表了《蓝海战略》的部分章节,以及后来又刊登了自己的另一本专著,《大数据》的一些章节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前沿》上发表署名文章。
他表现得如此郑重,自然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前两个小圈子,大家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总体来看,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对此不理解的,也就是不太相信的,要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