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页(1 / 2)

但是老板依然一副其实并不是太遗憾的样子,他这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盘?

“真是非常可惜,”鲁总对着食品厂的老总说,“说实话,关于如何更好的销售贵公司的产品,我们连方案都已经做好了。”

这时,冯振昌的声音在门外的走廊里响起来,“你好盛省长。”

“给冯总打电话的是省长吗?”鲁总问。

“对,我们省的常务副省长,应该也是道贺的吧。”他说。

“对对对,小冯总在美国替我们做了一件那么涨脸的事,是真的值得庆贺,那您看,贵公司都拒绝了我们的两个要求,这最后的一个,无论如何得答应我们吧。”

……

一个小时后,鲁总带着几个手下,客客气气的跟冯振昌在厂门口道别。

秘书始终就看不清楚,老板究竟图的是什么,花这么大精力专程来一趟,就得到一个供货保证的承诺,这是在电话里也可以完成的好不好?

“想不通?”上山岗的时候,看着外面的这个小山村,鲁总问。

“对,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行为就像是个笑话。”

“你说对了,”鲁总在大腿上拍了一巴掌,自然是秘书丰腴的大腿,而且手再也没拿下来,“这其实也是我预想中的结果。”

“我不明白,如果他听他爸说了我们今天的行为,会不会以为我们其实是二傻子,但偏偏还自以为很精明?”

“你终于说到了点子上,”鲁总点点头,“那正是我的目的,我只求在他心目中留下一个印象,不管是好的,还是可笑的。”

秘书似懂非懂。

“他记住了那个印象,就记住了我这个人。”鲁总的话,到此为止。

第三百四十二章 想象不到的激励

出于一份朴素的无产阶级,或者是共产主义的情感,我们总是容易为一些其实跟自己不相关的事感到激动和自豪。

每当我们听到国内在某个领域,领先了世界水平的时候,每当我们听到,我们在某个单项上,超越了那些传统的资本主义强国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涌现出一股自豪感。

当国内某电脑生产商,成为世界第一大c厂商的时候,我们骄傲,哪怕它的很多明明在国内生产的电脑,内销的价格比外销还高。

当国内某民营汽车厂商,并购了过气的国外二线豪华车品牌的时候,我们骄傲,哪怕除掉关税,它在国内的售价,依然至少是国外美元折价的两倍。

冯一平的这次协议收购,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自然是一次非常争气的商业行为,哪怕这其实是冯一平在美国的全资公司的作为,依然阻止不了很多国内的民众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五里坳自不必说,他们早在媒体报道这一事件之前,就知道了这条消息,而且更为详尽,所以早在国内其它地区的民众为之振奋的时候,他们就在为这样的消息,发自内心的欢呼雀跃。

冯一平和五里坳镇的关系,大家早就有了共识,五里坳,主要是因为冯一平的原因,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局面,五里坳的老百姓,主要也是因为冯一平大手笔投资的带动,很多人才就近的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或者从靠天吃饭的农民,变成了新时期的订单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