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页(1 / 2)

“总之,大家应该明白,这次为什么没有专家针对我们冯首富的这番讲话了吧。”李志雄做总结发言。

这下没有谁会不明白。

开罪了冯一平,不但国内混不下去,到国外讨生活也难,前车之鉴就在那,那些专家再利欲熏心,再想出名想疯了,也会分得明白,这样的人,别说主动招惹,就是他打上门来,自己也只能躲着。

那谁这会还敢公开站出来反驳冯一平?

“好了好了,我敢说,接下来在硅谷,我们的收获,一定能值回票价。”姚记者说。

“就是,直接在当事国创办一家服务于当地的公司,冯一平的这种做法,才是最好的国际化的方式,相信这次的采访,不会让我们失望。”李志雄说。

“可是这种方式,好像就没有复制的可能性,”一位记者说,“在硅谷这样的地方,创办一家这么成功的公司,岂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你们最合适

普通员工没有感觉,哈斯廷斯在他们面前,还是保留着一贯的做派,依然是哪哪都一片大好的神情。

但这两天,奈飞的高管们,日子愈发难过起来,哈斯廷斯不说,每天在他们面前都拉长着脸,加班开会讨论对策那是常事。

没办法,虽然在员工面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对百事达不屑一顾,但奈飞的高层都清楚,相对自己而言,百事达依然是个庞然大物,是dvd租赁行业不折不扣的巨头。

奈飞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就好像是抢在巨人打盹的时候偷偷有了些发展,但是,眼下这个巨人醒了,眼睛睁得大大的,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它面前无所遁形不说,它还放下身段,准备效仿自己的做法。

哪怕他们再坚信自己公司在这一领域起步早,有很多优势,但是,设身处地的想想,以百事达的条件和资源来运作,这些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呢?

他们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未可知,或者说,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情。

最关键的一点,百事达也相当于已经摆明车马,要打价格战,同样的服务,他们费用要低20,单这一条,就能顶很多优势。

既如此,怎么可能不惶恐?盲目乐观都做不到,哈斯廷斯脸黑一些,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让高管们更难受的是,一向温和,能有效的协调他们和哈斯廷斯关系的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克·伦道夫,自从缺席会议的那天起,这些天也表现得很烦躁。

别说在他们和哈斯廷斯之间斡旋,打圆场,他这两天,有时比哈斯廷斯的脾气还要大,甚至哈斯廷斯还难得的为他们在伦道夫面前打圆场。

当然,他们俩一起脾气很大的时候更多,这让本来就压力很大的高管们,觉得有时公司的空气都要凝结成冰一样。

伺候一个脾气不好的老板,本来就已经够头痛,现在再来一位,那就不是头痛,而是头都要炸裂了。

……

“我们也降价,你觉得会有用?”伦道夫仔细的看了一下眼前的这份计划,“价格战在什么时候有真正的胜利者?你确定,最终我们能在这场价格战中获胜吗?”

伦道夫“啪”的一声把那个文件夹丢回去,“完全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伦道夫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两天的脾气很差,可是他确实懒得控制。

公司的发展,已经在遭遇重大挑战,可以确定在未来,将遭受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