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页(1 / 2)

领队的自然是云家的二管家老赵,老赵对自己有这个殊荣激动地发抖,指天发誓一定会好好的带队修筑皇帝陵寝,对他来说这是无上的荣光。

如果是别的皇帝修筑陵寝,不管是工匠还是民伕都会躲避不迭,这种事情很容易出事情,当年雷允恭担任山陵使贪墨一案受牵连被发配的工匠不下千人。

给现在的皇帝修建陵寝就没有这些麻烦,自己这些人不拿官家的分毫,给自己工钱的是豆沙关的官员和商贾,名义上是自发过去的,只会有功,即便是山陵使又贪墨了也和自己无关,皇帝更加不会拿自己这些人殉葬,所以他们很是坦然。

陆轻盈将手中的酒碗摔碎在地上,盈盈下拜道:“妾身只愿诸位能够尽心尽力的完成陛下的山陵,归来之日,妾身定当置酒庆功!”

第七十六章 一团乱麻

云峥估计赵祯的陵寝大概会被修建成史上最豪华的陵寝,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初衷,反正陆轻盈为了表示对君父的爱戴,准备了一万贯……

至于崔达,更是抛下了手头的生意,以一个普通管事的身份加入到这支庞大的拍马大军之中去了。

上一次的定盘珠事件让崔家上下都捏着一把冷汗,虽然皇家没了后续的动作,这件事依旧如同一根木刺扎在崔家人的心上,他们很想用建造皇帝陵寝来确定一下自己绝对没有对皇家不敬这件事。

宋陵筑在平地,坟丘为覆斗式二层陵台,陵台之下就是墓室。陵前献殿称为上宫,下宫建在陵墓的西北方。神道两旁的石像中多了石虎石羊,石人还分出了文臣和武将,云峥在东京的时候护卫皇帝去过永安县(巩县)拜祭过大宋历代皇帝的陵寝,那时候他就在想,自己和狄青一定会被皇帝雕刻成石像放在陵墓前面的。

以前的时候,大宋皇帝从不在自己生前修筑陵墓,七个月之后皇帝就必须下葬,所以大宋的陵寝比起前朝来小小很多。

赵祯也不愿意在自己生前修筑陵寝,但是有礼部官员上奏说皇帝身体岌岌可危,为君父身后计,不若先做准备,提前开始修建陵寝比较合适。

如今的大宋财政比较宽裕,所以庞籍和韩琦他们也就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默许了礼部的这一举动。

文彦博后来之所以会在修建陵寝的紧要关头提出清理陵川河道的要求,就是认为现在修建陵寝不合祖制,是对祖宗的大不敬,担心给以后的大宋帝王开一个很坏的例子,将好不容易才驳倒的厚葬之说,弄得尘烟再起,但是因为朝中所有人都默许了这件事,他就只好用陵川说事情,看看皇帝有没有这个自觉……

这些评论其实是张方平的,他现在很云峥说话已经说的非常随便了,一点官员的警觉性都没有。

云峥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王安石进京成了参知政事,这个位置他早就垂涎三尺很久了,如今王安石成功,他却被人遗忘,胸中有无数的怒火想要发作,却只能忍耐,所以才会用最恶毒的话语来解说朝中大事给云峥听,文人就这毛病,云峥知道。

谷场里的青稞已经晒干了,今年收割了不少的青稞,青稞面不好吃,所以云峥就打算用青稞来酿酒。

陆轻盈说与其只酿一点自家喝的酒,不如干脆多收点青稞回来多酿造一批,将来回京的时候好歹也有些土产送给亲近的友人。

于是,豆沙县专门负责酿造官酒的官员亲自送酒曲来豆沙寨,还不收一文钱,唯一的要求就是云家的酒不能在豆沙县贩卖。

陆轻盈做事情很大气,不但结清了酒曲子的钱,还保证不把家里的酒卖出去,那都不卖。

就这一手就获得了地方官员的尊敬。

很快,豆沙寨子里放满了大缸,并且迅速的建起来了一座烧酒坊,云家酿酒管事开始有条不紊的酿造,想要喝新酒,至少需要等到明年才成。

马上就要过年了,豆沙寨的天气已经变得很冷了,这种天气只有豆沙关是这样,蜀中其余的地方依旧温暖如春。

山涧里的寒雾又一次飘了出来,云峥坐在竹楼的平台上欣赏寒雾的时候,看见秦国在四个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又来到了寨子门口,习惯性地向远山眺望,这个时候云峥的心情就会变坏。

秦国的腰身已经明显的臃肿起来了,所以她就越发的期盼云二能够回来,可是自从云二六月间走了之后,直到现在都没有一封信寄回来……

秦国幽怨的眼神看得云峥很不自在,无奈之下就带着秦国来到了书房,指着郁州地界对秦国道:“你男人就在这里,说不定这时候是在海里,上个月家里的管事说他一直在海上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