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同样不例外。
命案必破,往往就会造成“一错再错”的悲剧。
在另一个时空,王为回来之前,全国正掀起一股平反冤案的热潮,其中大部分被平反的冤案都是“命案”,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命案必破”这句话在逻辑上的不通。
“三二九杀人案”最终的惊天逆转,就是明证。
一个在作案现场到处留下指纹痕迹的犯罪分子,独独在掐死被害人的时候要用枕巾包裹对方的脖子,为的是不留下指纹。
这样的理由实在是欠通。
也可能正是由于这个疑点的存在,天南高院二审的时候,才留了余地,改判单晓天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没有直接把他毙了。
否则,就算后来真凶付出水面,也于事无补了。
只不过,王为既然回来了,就没理由让这个案子拖到六年后才真相大白。
而且,似乎还有一点,是王为先前没有设想到位的。
那就是,在这个时空,单晓天不一定还有那种好运气,在二审的时候被改判为死缓,并且在六年后获释。
这一点,是张方提醒他的。
“死刑复核?切,到哪里他都是死路一条。我就没看出他有半点活命的机会!”
张方很不屑地说道。
王为心中一动。
是啊,因为蝴蝶效应,这个时空的一切,和另一个时空是不是还会完全吻合?
万一,二审直接维持原判,并且通过了死刑复核呢?
王为记得很清楚,九十年代,部分案子的死刑复核权,是由最高法下放给了各省高院的,为的是加快效率,从重从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直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中叶之后,这个死刑复核权才被最高法重新收了回去。
类似“三二九杀人案”这种案子的死刑复核权,目前就在各省高院手里。
也就是说,一旦天南高院二审维持原判,单晓天就死定了。
高院自己判的死刑,复核不通过的可能性极小。
“走!”
王为三口两口扒完碗里的饭菜,伸手一抹嘴巴就站起身来。
“哎哎,真去啊?”
张方直接愣住了。
这不自找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