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得红了眼眶,冰封多年的心障裂出老大一条缝隙。良久他才平复下来,缓缓道:“愿与诸君同生共死!”
三千死士纵声高喊:“同生共死!同生共死!同生共死!”三遍一过,放声大笑。这笑声,如龙吟,似虎啸,直入长空,响彻云霄,当真是壮怀激烈,豪情百丈。
这时,一名队正走近身边,递上一封信札,“院长,这是武副院长命我转交给您的。”
武破虏抬眼一看,此人是卧龙学府第一届毕业生,第一批也是目前唯一一批,进入军队的学院派基层军官,他们这一批人数很少,只有三十五人,年纪也很轻,平均不到二十岁,可是经过三年军事理论学习和强化训练,除了经验不足外,各项素质确实已经胜任了岗位,甚至有些方面更要胜过野路子出身的前辈。
接过了信札,武破虏心中波澜骤起,大感安慰,丫头到底还是心疼老爹的!可拆开了一看,顿时头大眼晕,双手发颤,连声叫道:“这丫头!这丫头!……晋鹏!快!快!集合部队!准备出击!”回过头又喊道:“疾风!”
角落的阴影中倏地窜出一个人来,无声抱拳。包括薛晋鹏在内,众人吓了一跳,这人一身深灰色劲装短打,鬼脸蒙面,躲在影子里像是融进去了一样,事先竟是谁都没发现他的存在。
疾风不是人名,而是代号,指的是随风堂最精锐的一群刺客。相比细雨堂大江南北上万的细作密探来说,这伙人的人数极少,仅有一百五十人,但却个个身怀绝技,都是高来高去的好手。其中的一百人随在刘枫身边,剩下的五十个却归武破虏调遣。
武破虏咬牙切齿地命道:“全体出动!给你一个时辰,将城外的探哨斥候清除干净!一号,你给我听仔细了!一个不漏,记你首功!漏了一个,提头来见!”
那人脚不动,腿不屈,却拔身而起,一个鹞子翻身,滚着筋斗落下城墙,声音传来时人已远在数丈之外,“大人敬候佳音!属下去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死时速】
黄昏时分,始兴县。一名狄兵冲进帅帐,不及行礼便慌乱地叫了起来:“督帅!船!船来啦!”
面对部下的冒失,自认治军严谨、带兵有方的巴尔思,瞬间蹙紧了两道浓眉,心中极为不满。他一拂战袍,冷哼着步出帅帐,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一下愣在原地。
五万北岭军驻扎在始兴县的沿江两岸,他的帅帐就竖在江边的浅滩上。站在帅帐门前,他不可思议的发现,东方的江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遮天蔽日的白帆,和密密麻麻的橹桨。
一百三十五艘楼船巨舰,这个情报他事先早已掌握,可即便如此,当他亲眼目睹这些庞然大物迎面压来时,心中的震撼依然是如此强烈。
他不再责怪那名失态的士兵,眼前百舰横江、争流竞帆的壮观场面,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实在太过陌生了。陌生的事物是可怕的,就好比海边长大的渔民,乍见万里沙漠一样,惊慌失措是人的本能反应。
船队浩荡而来,无需下令吩咐,十艘小艇快船立刻迎了上去,一百多人齐声发喊:“停船!北岭督帅在此,命尔等速速停船!”
巴尔思睁大了眼睛,他相信对方一定听得清清楚楚,因为船队有了反应,他们……加速了!
原本半划半停的橹桨,在一瞬间同时摇动了起来,雪白的船帆吃饱了风,鼓得满满当当,为首的十艘楼船立刻脱离大队,同时加速前冲。
这一加速,整个船队阵型随之改变,逐渐延伸拉长,仿佛一杆雪亮的长矛,向着前方的拦截防线直刺过去。
小艇上的狄兵有些慌乱了,他们清楚地看见,船头上那幅“运河援建忠义粮”的竖幡被折断了抛落水中,仿佛是要宣告什么似的。
巴尔思耐心告罄,喝令道:“放箭!”
两岸狄军立刻排成雁行阵,遑遑箭雨,漫天激射,楼船的两侧船舷瞬间钉得跟刺猬一般,可却伤不得分毫,水手们躲进船舱,桨手们放下遮板,整整三轮箭雨,竟是无一伤亡。
可怜狄军从未有过对舰作战的经验,即便是沙场老将巴尔思,也不禁乱了手脚。最不应该的是那十艘小艇,就这么痴痴望着巨舰冲来,全都呆若木鸡,傻站在原地,直至十五丈高的船帆遮蔽了阳光,洒下大片的阴影,他们这才惊觉自身的危险处境,大呼小叫着调转船头。然后,他们绝望的发现,大江行舟远非草原控马可比,再小的舟楫,掉头都是十分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