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的他,心境已然不同。这条路,曾是穆文陪伴自己,可是他走了,如今走在自己身后的,是整个刘家屯的乡亲们,是先父最忠心的部下们,是未来新逐寇军的骨干们,自己要完成他们的心愿,带领他们荡尽胡虏,收复河山!
今天,自己圆满跨出了第一步!这个步子,不算小了!
想及此处,刘枫顿感胸间激荡难耐,一股遥远而又熟悉的感觉蓦然间袭上心头,仿佛又找到从前打猎归来,腰插手弩猎刀,手提肥兔两只时的激情与欢乐。
兴起之下,刘枫扯开嗓子放声高歌:
日落西山红霞飞
灭了鞑子把营归~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这首名为《打靶归来》的军歌,是刘枫嘴里经常哼哼的,在场的都是刘家屯的乡里乡亲,多年来时有耳闻,因此对这个曲调倒也颇为熟悉。只是刘枫唱的如此大声,咬字如此清晰那还是头一回,细听之下,心中大惊!
这首歌的歌词居然是这样的?可主公当初唱的时候年仅六岁,那时候他便想着要“灭了鞑子把营归”么?果然是英雄虎子!端的是志向高远!天下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
惊叹过后,众人抬眼望去,忽然发现:此刻不正是日落西山之时吗,众人不正是“灭了鞑子把营归”么?此曲竟然如此应景?个别铁甲染红的仁兄低头一看,胸膛上血迹斑驳。得!不正是“胸前红花映彩霞”么?
主公果然文采风流!当真慷慨豪迈!
于是乎,这首后世的经典军歌,迅速得到将士们的热烈欢迎和强烈共鸣。不仅如此,军歌的特点,原本便是歌词简单易懂,曲调朗朗上口,节奏活跃轻快,更重要的是,军歌最是适合行军时大家一起齐唱。
边走边听,先是两三人跟着刘枫的大嗓门开始轻声哼唱,渐渐地,跟风之人愈来愈多,三遍一过,歌词也都记得差不多了,敢于开口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曲调越来越靠谱,歌词越来越清晰,声音越来越响亮,众人越唱越精神!
终于,在某一个瞬间,这股热情达到了沸点,宛如涓涓小溪,最终汇入江海,终于爆发了!
三百男儿放开喉咙,踏步高歌,那激昂的歌声仿佛聚成拍岸惊涛,化作平地惊雷,歌声震天,响彻云霄!
一曲军歌,唱出了十年来深藏胸中的豪情满怀,唱出了心里的凌云壮志,唱出了眼前的意气风发!
蓝天湛湛,歌声朗朗。将士们唱得热血沸腾,姑娘们听得心潮澎湃,一众俘虏骇得心胆俱裂。
五里之遥,转瞬即到。曲过三遍,众人已能遥遥望见刘家屯的轮廓,只是此时的刘家屯已是面目全非。
入眼之处,竟是两座前开后合的军寨,每一座都足可容纳三四千人,将整个村子都圈在里面,军寨的中央拱卫着一处帅帐,左右各竖着一面大旗,左旗上书“义山”,右旗上写“忠勇”,两面大旗随风舞动,咧咧作响。
浑厚的牛角军号呜呜响起,两处营寨齐开寨门,数百兵士鱼贯而出,手持长枪、全身披挂,鹤翼而列。
两厢站定后,众兵士同时长枪顿地,发出整整齐齐的一声闷响,让听的人仿佛心脏漏跳了一拍。
两行队伍开处,分别让出两位身披重甲的雄壮武将,后面则各自跟着一班文武。
二将遥遥望见刘枫到来,急急快步上前,双膝跪地纳头便拜,口中呼道:“末将忠勇军江梦煊(义山军王盛光)恭迎主公得胜回营!”
两边兵士左手扶枪,右手握拳擂胸,同时单膝跪倒,甲胄哗哗响成一片。
“恭迎主公得胜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