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嗓子,围观人群顿作如鸟兽散。餐车里有人被毒毙的消息也迅速扩散开去。
不过“人”这种群体动物很奇怪,只要是稍有阅历之士,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情,他们都是半信半疑,并不会立刻就感觉到切身威胁。这句话看似难以理解,但打个比方就比较直观了,零几年的时候全国闹非典,高敬(化名,作者菌堂弟)正在某大学读研,非典那段时间大学加强了门禁,而他忙于实验,仅在寝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四点来回打转,有时候甚至连寝室都不回就睡在实验室,一学期下来,他愣是没出过校门,仅仅耳闻过非典其事,完全没有亲身体验到非典的可怕!
眼前也是一样,虽然很多人都收到了风声,说什么餐车里毒死了人,而且还是两个,还有添油加醋的说,被毒死的人是因为吃了餐车的菜才死的,但车上稍微有点脑子的乘客就不太相信这个事。毕竟厨车就只有那么一节,不仅要供应餐车的吃食,还得供应全车的吃食,刚才乘务员卖了那么多套饭,每节车厢都有不少人买了来吃,可直到现在,最多也就极个别肠胃不适拉稀的,并未发现有人中毒。
那这么一来事情就有意思了,吃大众餐的没事,吃小灶的反而遭毒,这恐怕是有人故意下毒吧?聪明的乘客心里玩味儿之余,也在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动车上的乘务长、乘警还有大厨都聚到了案发现场所在的餐厅。
戴着手套,就这么大致地翻看了一下尸体,每个在现场的人却都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他们发现茶色眼镜男及其同伙肌肤上所显露的黑青色并非之前众人所描述的青黑色,而是一种皮下大出血后的血液凝块。
皮下大规模出血?!
嘶——
明白因中毒而导致皮下出血意味着什么的乘警们都倒吸起了凉气!
第261章 优哉游哉
就在乘警们俱都变了颜色之际,远在软卧内的杨棠也露出了诧异之色,因为明悟倏升,他陡然获得了两个几百的功德外加两个几十的二次功德。
意外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可气”!!
从功德来看,这两人当真是恶贯满盈,该死!
这一下就坚定了杨棠杀茶色眼镜男剩下几个同伙的决心。本来他还想着如果茶色眼镜男的死引起了乘警们注意,如果眼镜男的同伙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变得收敛,他也就懒得再杀他们,只是现在大把功德在前,杀又何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一旦交通工具上出了人命,火车的难搞程度实不亚于飞机。
一趟民航班机虽然只有两个站,始发地及目的地,但不代表它中间就停不下来,若真出了急事,天空那么大,机组完全可以与塔台协商后临时开辟一条航线出来紧急迫降在临近机场。
相对来说,列车上死了人,整趟车几乎没可能临时停下来搜捕检查,毕竟同一时间在铁道路网上运行的列车并不是只有一列,而是无数列,你这里一停车,后边的赶上来追了尾怎办?除非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哪里坍方什么,运管方面才会通知该条线路全面停运,否则哪怕是一般的小站,在没有富余铁轨可供变轨调度时,这种事故车也是没法停运的,只能一直开到某个大站,比如商都(郑州),才有可能停下来大检查。
事实也正如杨棠所料,即便两人死在餐车引起了列车乘客们一时骚动,但最终列车依旧照常运行,而案发时,列车刚过牛城,因此乘务长与乘警磋商了一番,打算在下一站先把案情报给沿线的铁路警察,然后请他们派人通知运管,在商都进行临时长停,方便列车下边的警察上来勘验现场。
问题是车过牛城,接下来还有邺城、荡源、鹤城数站才会抵达商都,所以列车上的乘警们和乘务员们还有得煎熬。
不过杨棠不知道的是,列车经停邺城小站时,当地的铁路警察一听说有命案,不仅将乘警的要求一一记下落实,还趁机派了几个精干的便衣上车,打算协同办案。
可惜自诩神探的便衣们在餐车里寻摸了半天,体毛倒是找着不少根,但有用的线索一点也无!
与此同时,茶色眼镜男还活着的几个同伙正在互通讯息。
“老叉,听说眼镜还有那个谁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