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1 / 2)

秦暮城闻言,拱手唱诺。太史昆又是说道:“你们两位,须得暗地里行事,莫要走漏风声。而我呢,带一队佣兵护卫,明路里径直去大同前线就是了。不过,中途我却要在应州停一停,接上我那赵佶兄弟。”

……

在天京城紧锣密鼓的准备收网的同时,大同府内的情形,却与外界想象的有些不同。

城市里很安静,街道上很整洁,如果放在现代人的眼中,这就是一个即将开门迎客的古城景点,那里有一丁点战场的样子了?

几经战乱,大同府里的百姓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在新一轮的天京城对阵契丹人的大战之前,城里的百姓便都已弃城而逃。如今出现在大同府街面上的人影,都是被困的契丹军人。

契丹军人面带菜色,应当是饥饿留下的痕迹。与其相对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居然一个个平静的很,在经历了近十天的粮荒之后,竟然从未发生过哄抢食物的纷争。契丹军人实施了食物限量供应制度,从部落首领到最底层的奴隶士兵,每个人分得的食物都是同样少。他们互不侵犯,甚至还有年长者省下口粮供给活力更旺盛的少年人。

草原上传说中但又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的谦让美德竟然降临在了契丹军人身上,这简直太过于匪夷所思了,毕竟就在这个城市的城外,契丹各个部落之间还在麒麟军的虎视眈眈下互相抢夺粮草来着。这种非常理的场景,只能说是活见鬼了。

真正造就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答案就在往日的辽国皇帝行宫、今日的临时军部中。军部中,契丹人的一干部落首领皆在其中,不过首领们低声念叨的不是兵法战略,却是背诵的佛经。军部最上首的位置上,坐的那人不是耶律沛,而是一位肥头大耳的大和尚。

原来,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是宗教将契丹人重新团结到了一处。耶律大石身亡的消息已经传播开来,在这个时候能够凝聚契丹人的,也只有宗教一途了。当然,此刻能将契丹人团结在一起的这位大和尚亦不是凡人,他是最近草原上风头最劲的宗教领袖。前不久,他刚刚帮助鄂尔多斯草原上支离破碎的党项人重新归拢到一起,现在,他有被请到了草原人另一个危机点——大同府来。

第163章 天命使然

“上半辈子享受了多大的权利,下半辈子就要受多大的罪!这就是我的命运!”赵佶的脸色有些微微发红,道:“昆哥,我不是个伪君子,而是因为信命才不想当皇帝的!昆哥,你相信命运吗?”

“为什么不信呢?”太史昆淡淡一笑,道:“权利本就不是用来享受的。得到权利的人只是贪图享用权利,那么迟早有偿还的那一天。这本来就是天理,我为什么不信?”

“说来轻松啊!如果想要做个好皇帝,每天至少要审阅几十斤奏章!不要说玩乐了,怕是连睡觉的空都没有呢!”赵佶心安理得的坐回了竹椅上,悠然说道:“那种生活,我反正是受不了的!我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罢了,却不能让全天下的百姓跟着昏君受连累,所以啊,我情愿让贤。”

太史昆闻言,深深的点了点表示赞同。然后,他的目光看向了凉亭外的雨幕。

这是一场夏末的雨。雨势不再像盛夏时那样匆忙,而是有了几分秋雨的连绵,在雨水淅沥沥的冲刷下,一向灰头土脸的应州城居然也有了几分清丽脱俗的气息。凉亭的视野非常好,四下里望去,城西的河流与城东的山脉,连带着城内的释迦木塔就都入了太史昆的眼内。伴随着凉亭檐角上悬挂的风铃发出的悦耳声响,太史昆的脑中不由得划过了“诗情画意”四个字。

不得不承认,赵佶这家伙果真是会享受。就连守城这种煞风景的活计,都能让他搞得和演话剧似的。这样说不是没道理的,眼下太史昆身处的这座凉亭可不是哪座园林内的景观,而是赵佶新建在应州城城墙上的,坐在这凉亭中品着香茗,观着风景,顺带着写写字画个画,便是守城了。

不过,您还不能说赵佶是玩忽职守,因为四门大开的应州城,被他守得固若金汤。难道是因为城外没有敌人吗?不,城外五万大军扎下了五座大营,云梯冲车什么的攻城器械摆了足足二里路长,而赵佶身边,只有五百位充当护卫的佣兵。不过人家赵佶气定神闲的在城墙上一坐,城外那五万大军就只得乖乖的蹲在大营里不敢动弹。

城外那五万人,乃是大宋的军队。这支军队本是驻扎在太原府的禁军,受了耶律大石的欺骗,这支军队先是擅离职守去与革命军争功,使得金兵长驱直入破了开封;而后他们又领了新皇帝赵似的圣旨,前来帮着契丹人与天京城作战。当应州城还是麒麟军的驻地时,这支宋军气势汹汹的前来挑战,正当卢俊义犹豫在打还是不打的纠结中时,赵佶挺身而出,独自一人晃晃悠悠站到了城墙之上。赵佶这一露脸,宋军立刻怂了。从那时候起,这队宋军就在应州城外扎下了大营,再也不动一步了。

一位哨兵匆匆奔上城头,向赵佶禀告道:“报!宋军的元帅前来请安。”

赵佶挥挥手,道:“今儿忙,不见客,让他回吧!”

哨兵领命,又匆匆奔去了。

太史昆乐道:“哟,感情对面的头头天天还过来请安?”

“嗯,对面那个监军的是我当年钦点的状元。状元不都是天子门生么,他自称尊师重道之人,当然要每天过来拜见师尊啦!”赵佶道:“他们这五万人已经在这与我耗了二十几天了,也不知何时才会离去。我那骨玉弟妹不是被昆哥你赶出皇宫了么?怎的赵似还不将这伙禁军撤回去?”

太史昆哑然失笑,道:“你是不知道如今开封城里的情况,如今大宋的官员都恨不得赶快逃离京城,哪还有人愿意回去的?对面的状元郎啊,也是在寻求你的庇护呢。”

赵佶沉吟一番,终究还是犹豫问道:“怎么,开封城被女真人祸乱的很厉害么?连官员都要逃离了,那么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