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2)

“我……我梁园……周围,十万精兵……驻扎,你……敢伤我,定叫你插翅也难……”

梁乙舜正哆哆嗦嗦的说着,忽又听到一旁侧殿里传来一阵非人的惨叫。与之伴随的,是一股血箭喷射在侧殿的窗纸上。这声音很熟悉,正是那个深藏于皇宫中的绝世高手梁太监发出的,梁乙舜话音截然而止,遍体冰冷。

太史昆哂笑一声,道:“死老太监敢背地里说我坏话,我手下兄弟气不过,便管教管教他。关西王殿下不会因此怪罪吧!”

“我……我……”梁乙舜啜啜道:“太史昆,你究竟想拿我怎么样?”

太史昆倒背着手,缓缓踱步说道:“唉,像我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为何就不招人欣赏呢?大宋通缉我,辽国亦是容不得我。我与我那一班兄弟,竟是像个亡命之徒般的四处流浪,好生可怜!幸好幸好,让我遇上了小皇帝李乾顺,他只当我是个落魄的江湖人,便邀我来夏国居住。可惜啊,我好不容易找到个容身的地方,可你又偏偏来找我麻烦,梁乙舜,你自己说说,我该拿你怎么办?”

梁乙舜脑中疾速一转,连忙道:“方才只是误会,太史英雄千万莫怪!我梁乙舜府中醇酒美人应有尽有,愿意请英雄久居!梁某不才,斗胆与太史英雄兄弟相交,英雄意下如何?”

“哈哈哈!”太史昆笑道:“去你府中就大可不必了!我太史昆只是想在夏国蛰伏一段日子,待到宋辽的风声松了,我还是要出去闯荡的!小皇帝质地纯朴,毫无心机,我与他在一起倒是轻松许多。这些日子我就在你梁园中借居,你不来惹我,我自是也不会惹你,往来走动时,你只需给我行些方便即可,怎么样?你要是答应,我这就放你走。”

梁乙舜抹了把冷汗,道:“使得,使得!”话罢,梁乙舜马匹也不要了,转身便走。

“站住!”太史昆冷不丁一嗓子,又把梁乙舜吓了一大跳。但太史昆却是说道:“梁乙舜,不给你吃些甜头,你总是会给我下绊子的。这样,我看小皇帝在夏国毫无根基可言,其皇帝的名号只是徒有其表;而你们梁氏如日中天,已将夏国朝政攘为囊中之物,差的只是个皇帝的名头。不如我劝说小皇帝退位,将皇帝名号禅让与你梁氏可好?”

“这……这可能吗?”梁乙舜闻言,惊喜交加,慌忙问道:“皇帝的名号,真的可以禅让与我么?”

太史昆耸耸肩,道:“我只能保证劝说皇帝退位,让出皇帝称号。至于谁能得到,这个我说了就不算了。”

梁乙舜闻言,口中喃喃有声,竟是连告辞也没说,失魂落魄的踉跄走了。

“门也不关,就与乱臣谈论废立皇帝之事。”李乾顺倚着门框,叹气说道:“朕,心寒哪!”

太史昆目送着梁乙舜的背影消失在破败的庭院中,笑道:“仅仅是个相国的位子,还引不来这多饿犬疯抢。想来想去,还是你腰上系的那块玉玺做饵来的实在!”

李乾顺自嘲一笑,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就等着这群乱臣贼子自相残杀么?”

太史昆道:“还是先帮你收拢一些人手吧!否则,扳倒了梁氏还有张氏,扳倒了张氏再来个刘氏,你始终还是个傀儡的命!哎,对了,你们嵬名氏的人呢?怎的就一个嵬名阿吴还在梁氏手下为将?”

李乾顺黯然道:“我三岁丧父,此后便一直在梁氏的族人中生活,而我嵬名氏的族人,我也从未见过。”

话聊到这儿,只见崔道成挑了水,邱小乙捉了几只观赏用的梅花鹿回来了。众人皆是走过江湖的,宰杀起野味来自是顺手。不多时的工夫,天子讲读院内已是香气四溢。

香味诱惑下,李巧音、皇甫瑞、马植三人甩着手上的血迹从侧殿中走出,只说已经给老太监上了药,是死是活还要等些日子才好判断。这当口,屋檐上又翻下一条人影,定睛看去,原来是秦暮城来了。

话说路过兴庆府城门时,秦暮城就悄悄下了车,去寻找先来一步的武松、徐宁等人。

众人出发前已经约好过碰头地点,因而秦暮城寻起人来方便得很。此时武松、张宵、鲁达、史进四人装扮成大理国出来游历天下见世面的富二代,在兴庆府内挥霍钱财,耍的开心;而徐宁、武柏领着百余名军士,伪装成大宋来的私盐贩子,在兴庆府东三十里的怀州县前扎下木寨,日日用现银收买岩盐。

大宋盐枭在夏国开寨收盐乃是平常事,如今在怀州一代开寨的大宋盐枭少说也有十几伙,徐宁百十人规模的寨子只能算是个中等的,因而也不怎么引人耳目。而大理国人向来多财,其子弟到夏国领略塞外风光的大有人在,武松几个更是至多是言行嚣张了些,倒也不招人怀疑。

闻得诸位兄弟一行都算是顺利,太史昆等也就放心大吃起来。这一顿虽是缺盐少酒,但价值却是不低,要知道,这观赏所用的梅花鹿在夏国售价可是高达三百两白银一只的!

夜风习习,月满中天。天子讲读院主殿房顶上,两个人儿正在凝望着璀璨星空。

“我要是能飞去月宫,就拿了嫦娥的云霓穿在我身上!哈哈哈!昆哥哥你呢?你要是到了月宫会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