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昆拍额叹道:“正所谓术有专攻!咱们不研究这个,自是分不清其中的门道!哎,对了,那个贵妃长得咋样啊?”
二郎亦是叹道:“乍一眼看过去吧,也就三十许人的模样,面相倒也娇媚。可若是仔细瞧瞧她的眼角下巴,怕是四十五六了!可怜咱那道成兄弟呀,指不准被这妇人吸成个啥样了呢!不过道成他自己倒是乐意的很,咱也不好拦着他不是?”
太史昆大笑道:“跟着妇人玩耍才能学技术呢!道成体格壮硕,也不怕被那妇人糟蹋!就随他去吧!崔道成憋了三十年的一锅老汤,如今总算是找到地方灌了!”
武松闻言,与太史昆相视大笑。
笑了一阵,太史昆道:“对了二郎,我找到摸耶律大石底子的途径了,明儿一早就能动手,不过呢,此行需要装扮成寺人!你有什么心里负担没?”
武松笑道:“寺人就寺人吧!办正事咱没那么多讲究!”
一夜无话,第二日四更天的光景,太史昆与武松换上寺人服饰,提了油桶,果真是没费什么周折便混入了藏书阁中。
这宣政殿旁的藏书阁面积并不是很大,可有限的空间内却塞满了硕大的书架。太史昆抽出几本仔细一瞧,才发现书架上摆放的原来尽是些奏折、诏书。感情这藏书阁却不是个“图书馆”,而是如后世“档案室”差不多的地方。
藏书阁的东南角上,果然供奉着一座丈许高的“九层文昌塔”,在古时候,凡牵扯着文字、学识的场所都会供奉这么一个宝塔,便是辽国的藏书阁也不例外。
文昌塔下的台座是个中空的,藏下太史昆、武松二人绰绰有余。这台座内还置放了些符纸香烛,显然是当年开光时所遗留的。
二人藏好身形,耐心等候。果然,在五更天的梆子敲过后,藏书阁门口一阵响动,却是有人进来了。
只听得耶律大石的声音响起:“道长,还如昨日一般,我寻找东侧,您寻找西侧如何?”
那被称作道长的人闷声说道:“好吧,好吧!你说怎么找,我怎么找便是!”
听闻了这“道长”的声音,文昌塔下的太史昆与武松不由得心中一惊!听这嗓音,不是尹士平还能是哪个?两人惧怕尹士平武功,愈发屏住气息,小心藏匿。
耶律大石听出尹士平言语间有些不快,便又安抚道:“道长,咱们只需寻找诏书,奏折却是不须查看的;看诏书时,你只须看看第一页上写得是不是‘大康九年十月’,若不是,直接略过便可!这样一来,搜寻速度还是很快的!”
尹士平哼了一声,也没有答话。顷刻间,藏书阁内便响起了悉悉索索的翻书声。文昌塔下的太史昆,却是将“大康九年十月”这句话记在心中。
如此过了有半个时辰,耶律大石那厢没出什么动静,却听着尹士平的呼吸愈加沉重。终于又过了片刻,只听一声巨响,想来是尹士平耐不住性子,抬脚踢倒了一座书架。
耶律大石略有不快的嗓音立刻响起:“道长,若是你觉得烦躁,可去外面歇息片刻。”
尹士平嘶哑道:“大石公子!这藏书阁内诏书何止万份!干脆把外面那群小崽子都叫进来,一同寻找便是了!又何苦你我辛劳?”
耶律大石叹气道:“道长难道还想不明白其中道理么?这份诏书只有你我看得,旁人是万万不能看去的!眼见着当今皇帝已经登基半年了,这份诏书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若此番不趁着小贼太史昆的由头进宫寻找,我们哪里还有机会?”
尹士平把脚一跺,气道:“干脆咱们将藏书阁一把火烧了就是!那诏书化成一片灰烬,不就没事了么?”
“说得轻巧啊!道长,你又如何能保证诏书就在藏书阁内呢?”耶律大石道:“那份诏书,是密诏!说实话,我约莫着此间藏书阁内也没有存放这份密诏!咱们今日的辛劳,估计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道长啊,我就实话对你说了吧,这份密诏,咱们一定得亲手取到,而后原封不动的献给我义父,由他亲手毁去,才算是能交差!义父大人若不亲眼见到这份密诏,是绝不会罢休的!”
“唉!这间藏书阁也没有密诏么?这差事真是难为人啊!”尹士平闷闷不乐说道:“那你估摸着诏书会放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