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老夫人瞧见她,招招手让她坐到她身旁,让身旁的清榕取了个盒子过来,从里面挑出一串红珊瑚手钏,套在她的腕子上。

“这是你大伯带回来的物件,虽不贵重,但颜色鲜亮,衬你们小姑娘,可以戴几天,图个新鲜。”

郑姒举起腕子看了看。

“瞧瞧,像白雪上落了红梅似的,多漂亮。”老夫人道。

郑姒弯起眼睛笑了笑,收下了这手钏,向祖母道了谢。

她拉住她的手,说:“最近翡州不太平,我今日听说,五里外的明水村闹了山匪,一整个村子都惨遭毒手,真是天可怜见。”

郑姒点点头,想起汪五说的事,眉目间有些沉重,“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

老夫人劝道:“最近外面不太平,城里要比城外安全,依祖母看,你先安安稳稳的在宝珠阁多住一段时日,等这段风波过去了,再搬去星河苑也不迟。”

“若是有人去你的面前吵闹撒野,我自然会收拾他。”

郑姒本也是这么打算的,听老夫人这么说,自然从善如流的应下来。

两人又说了会儿闲话,郑姒问:“郑琢和郑玑请了先生吗?如今读书读的怎么样?”

她记得,书中这两人最后是当了官的,在后期短暂的出现过,是女主郑姣的助力。

所以她让父亲帮忙把他们弄进国子监,不过是顺水推舟,锦上添花,并没有什么为他们逆天改命的大功。

若是读不进书的榆木脑袋,她再怎么帮也是没用的。

一提到他们,老夫人顿时喜笑颜开。

“前些日子新请了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听说他素来不假辞色,古板严苛,鲜少称赞别人,前些日子却夸琢儿和玑儿勤奋好学,聪颖有悟性呢。”

郑姒听了之后放心了不少,笑道:“那就好,想必过来年的县试是没问题的。”

“邹先生说,今年就可以让他们试一试呢。”

郑姒有些惊讶,“距县试不是只剩不足一月了吗,是不是太仓促了?”

“我也这么想,不过那两个小娃娃不服气,在我面前背了半天文章,我也就随他们去了。”

“试一试倒也无妨。”郑姒点点头,暗道,全真模拟练练手,不亏。

两人说着话,没一会儿,便到了用饭的时候,郑姒看了看天色,要起身告辞,老夫人却将她拦下了,留她一起用了饭。

还不错,就是全是素菜,稍微有点清淡。

她今日两餐一口肉都没有吃上。

心中想着糖醋里脊酱肘子的时候,一个穿着茜色衣衫的丫鬟捧着一个托盘走进来。

鲜浓的香味一下子引起郑姒的注意。

她抬起头,看到那托盘上放着一碗奶白色的鲫鱼汤,似乎是刚出锅的,腾腾的冒着热气。

“老夫人,三娘做了些鲫鱼汤,特意给您送来一碗。”

郑姒在心中默默算了算。

二房的郑柏瑜是大郎。

郑雪怜是二娘,大房的长女郑宛彤便是三娘。

之后便是四娘郑菱枝,五娘郑姝。

再然后跳过一堆郑姒不太熟悉的,到了九郎十郎便是那对双生子。

真是枝叶繁茂,不像尚书府,十几年来只有她一个独女。

当年周氏伤了身子,之后就没再孕育子嗣,郑衍也没有因此纳妾,所以郑姒长大的环境简单又和睦。

如今多出一个女儿,他们应该是高兴的。郑姒想。

她闻着这鲫鱼汤鲜香的味道,又想到郑姣做的那碗羹汤,没忍住抿嘴笑了一下。

还是老夫人有福分。她在心中感叹。

不过她的反应却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三娘明知道我吃斋念佛,为什么还要送这些荤腥过来。”老夫人并不高兴。

“……因为小姐觉得很好吃。”小丫鬟说。

这三娘,听起来好憨啊。

郑姒没忍住乐了。

老夫人向她看过来。

郑姒正了正脸色,点点头道:“闻起来确实很美味,不过祖母既然吃素,那什么山珍海味都不顶用的。”

小丫鬟杵在那里,面露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