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1 / 2)

冯·席勒点点头:“您说得对,将军。”

“有感而发而已。好了,现在给我讲讲波军的情况。”

“是。”冯·席勒来到地图前,拿起长杆子,在地图上比划道,“波军第六集团军已经在华沙正面展开形成防线,但是由于波兰将军们之前一直在争论如何使用预备队,这些部队基本都是昨天晚上才从原来的驻地开拔,现在很多部队应该刚刚抵达目的地,还没有构筑工事。至于俄军的位置,波兰人认为他们南面俄国人已经绕过并且包围了卢布林,白俄罗斯方面的敌人则已经前进到距离华沙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了。”

“不到一百公里?他们在说梦话么?我们的侦察部队在马佐夫舍以北就遇到俄军先锋部队了,他们离华沙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马上就要碰到我们的防线。”

克鲁格走到冯·席勒身边,对他一伸手,上校参谋立刻识趣的把手中的棒子交给将军。克鲁格在地图上名为“马佐夫舍明斯克”的城镇附近连拍三下:“我们在马佐夫舍北面实际遇到了俄军,兵力构成有骑兵和大量步兵,没有看到魔导装甲;空中侦查在马佐夫舍东面发现了疑似俄军炮兵的部队在机动,有魔导装甲伴随;而在东南面,目前我们还没发现俄军,但如果俄国人要拿下马佐夫舍明斯克,这里肯定也有俄军在运动。”

克鲁格直接把长杆子交给身旁的副官,随后对冯·席勒下令:“你现在立刻返回波兰司令部,把这些情况告诉他们。顺便告诉他们,我希望波兰军队现在立刻向马佐夫舍周边地区运动,别管什么防线,在平原上拿什么东西来防守?难道他们还想效仿上次大战,挖出横贯整个战场的战壕么?”

“是,将军。”冯·席勒敬了个礼,随后向一直没说话的老同学微微点点头,就转身向外走去。

克鲁格叫住他说:“还有,让那帮该死的波兰老古董亲自听电话,我才不管他们有什么爵位,让副官听电话然后转述这种迂腐的规矩必须废除,就这样对他们说。”

“是,将军。”冯·席勒再次向克鲁格敬礼,然后离开了地图室。

“至于你,史特拉维茨,我知道你的部队还没到。”克鲁格转向还在喝咖啡的勋爵,“但我现在想让你以集团军群司令部观察员的身份亲自到前线去。我知道无线电很厉害,我感受到它的威力了,但我想,亲自到前线去了解状况才是最直观的,上次大战中得到的经验不应该被轻易的抛弃。你带一个通讯排下去,随时和我保持直线联络,你要成为我的眼睛,懂吗?”

“我十分乐意执行这个命令。”史特拉维茨站起来,向克鲁格敬礼。

克鲁格向他回礼。

“我的副官会带你去见通讯排的小伙子们,你还将得到足够的汽车来运载你们和你们的设备。好了,事不宜迟,你最高立刻出发,这样也许能赶在俄国人真正进攻之前抵达前线。”

第523章 接火之前

史特拉维茨领着一个排的通讯兵离开了华沙。

通讯排的排长一开始还忌惮史特拉维茨的贵族身份,专心开车没说话,直到史特拉维茨主动开口。

打开话匣子之后,排长把最近在波兰遇到的事情都说了遍,包括他对眼前战事的看法,对波兰人提供的食物那古怪味道的抱怨,以及波兰士兵在看到德军早餐的油条豆浆的时候的诧异等等。

“他们竟然从来没有见过油条和豆浆!那表情简直让我笑得停不下来。”

“你们第一次见到油条豆浆的时候,表情肯定和那差不多。”史特拉维茨笑道。

“也许真是这样,不过我还是觉得波兰人的表情很有意思。说起来,其他中式食品在军队中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受欢迎,为什么油条豆浆会成为部队早餐的标配呢?”

“高热量,吃着香,而且做法也比较简单。”史特拉维茨马上回答道,他总是这样,追求第一时间把答案告诉部下,这是他父亲在一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他父亲总是告诫史特拉维茨,永远不要让部下抱着疑问上战场,就算要胡诌一个答案,也得以最快的速度解答。

不过,对于油条和豆浆成为标配这件事,史特拉维茨回答起来还是很有自信,他曾经去过土耳其战场,当时战场能以最快速度提供的热食就是油条,只要把预制的油条往油锅里一扔,就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香脆的油条,比烤面包什么的都要快多了。而且油条的热量极高,早上吃了油条之后可以一直作战到下午都不饿。

当时国际纵队的餐车往往就带一锅油,其他空间都用来存放预制油条和豆子,到了连队直接开始炸油条和打豆浆,几分钟后就能给部队提供热乎乎的食品——对于战场上的士兵们,热食简直就是士气的源泉。

然后早餐给部队提供油条豆浆就成了标准配置,尤其是在即将发起进攻的早上。

史特拉维茨刚给自己的新部下们讲解完这些,后座的机枪手就说道:“老实说,我对林先生一直努力传播的东方文化没什么感觉,只有这些奇特的东方菜让我很受用。和法国菜一样美味,但吃起来却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规矩,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