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页(2 / 2)

乐浪郡城守府,秦峰临时行辕。

秦峰完全统一了幽州,并将公孙瓒赶到了南面晨国。他原本可以就此收兵,凯旋会邺都。然而当斥候传回三韩晨国的情报后,秦峰就有了另外的打算。

三韩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

韩人组建的辰国是个松散的邦联,主要由马韩的五十四个邦国与其他十二个邦国组成,其他还有些苏涂和别邑。这六十六或六十八个邦国虽各有长帅,但都共受一位马韩人“辰王”的节制。辰王不是想当然地世袭,虽然似乎有一个正宗的王统,但每次世代交替就需要召开邦联大会,由各国主、国公推一位继承人。从东汉一直到三国前期,辰王历来是由道稽山的马韩目支国君主担任的,目支也就相当于韩人的都城。

“主公,这三韩又称晨国,四周多崇山峻岭,其后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那目支都城就在这平原中央。其联邦形势如同草原诸部落一般,虽只有数万兵马,然不可轻讨。”徐庶稳重的说道。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东汉巨舰

东汉时期的晨国所在的范围,就是后来的半岛南部。

山地占半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南部靠海之滨,则是难得平原地带。晨国从西,中,东三面分享平原地带,成为百姓主要的居住地。

后世记载:在半岛南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可能存在一个部落联盟辰国。

而实际上,这个部落联盟存在了更多的时间。

“高丽棒子。”秦峰在徐庶描述完三韩晨国大致情况后,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徐庶、贾诩疑惑中对视一眼,他们无法理解这句话里的含义。

其实秦峰心里清楚,严格来说这个高丽棒子应该是如今幽州东北部的高句丽。在后世许多年后,高句丽南下ko了三韩,统治半岛许多年,世称高氏高丽,便是高丽棒子的由来。

然而,三韩这个韩字,触动了秦峰的神经。如今他拥有了后世无法想象的权利,这个韩,秦峰便不打算让它继续传承下去了。于是,他起身,郑重说道:“冬季储备物资,来年开春,兵进晨国。”

“晨国作为昔日大汉的属国,如今不来朝拜不说,竟然敢收留大汉的乱臣贼子,不可饶恕。这个联盟性质的国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晨郡,将会是它最终的归宿。”秦峰冷冷说道。

徐庶与贾诩对视一眼,“开疆扩土!”这个令人激荡的词语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开疆扩土是每一位能人志士的理想,徐庶、贾诩也不例外。如今形势大好,何不借着公孙瓒的良机,就此将晨国收入版图呢?

“属下甘效死力!”两人一起说道。

秦峰就此制定下了来年进兵晨国的计划,便开始在乐浪积蓄物资。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十二月。

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内地运来乐浪郡。不过数千里的路程,期间消耗巨大。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没有汽车没有高速路更加没有重型运输机,一切都要靠人推马拉。总不能不给运输的民夫吃饭吧,所以消耗亦是难免。

这一日,秦峰正在行辕内与诸位将军、军师商议军队过春节的有关事宜。

这时一名虎卫走了进来,奏道:“启禀主公,前往塘沽的使者返回了,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