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玉成急于立功,他知道自己在摄政王心中的地位远不及季弘,所以有一种忧患意识。他知道摄政王嘴上虽然这么说,如果只能让满清分裂,谁还会在乎他是怎么对付钱谦益的。如果摄政王真是那般刚直,宗茂早就该被斩首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翟哲道:“张秉因,这几日他招待好钱谦益,如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找南京提督金小鼎。”
张秉因行礼道:“遵命!”摄政王不喜管理杂事,他们共有三个侍从开始帮忙理事,从外面看微不足道的人其实手中权势渐渐重。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吧。大明现在的权力结构有些混乱,离摄政王越近的人多少都能分一杯羹。”只要察哈尔人别让我失望,清虏崩溃就是这一两年了。你们退下吧。”
翟哲心里对自己的布局颇为得意。左若出塞,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在的满清就像当初的大明,四面环敌。施福水师一出,多尔衮不想撤出山海关也难。
这就是天下大势吧。
第701章 兵起(一)
六月,为配合王师北伐,大明朝廷公告天下,免除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四地三年赋税。这些地方都归清廷所有,朝廷此策是为了争取北地百姓的支持。
河套大胜后,大明再出手气象大变,让满清朝廷生出无可抵御的念头。这几年,北民南逃越来越剧烈,刀子可以杀人,但挡不住人心所向。
六月底,大明钦差督察院御史夏允彝到达成都。
翟哲命柳随风负责出使四川一事,没想到柳随风举荐夏允彝。夏允彝出身几社,性格倔强,在背后没少骂翟哲。也幸亏大明摄政王不以言取罪。
前段日子,翟哲亲自到陈子龙府中一行,让许多复社士子又看到些希望。他们的希望在陈子龙身上,或者在翟天健身上。
夏允彝到达成都府时,吴三荣负责接待,说前线战事紧急,吴三桂不在成都,正在汉中。
夏允彝二话不说,没有在成都府过夜,直奔汉中。四川巡抚张焕想来拜见也扑了个空。夏允彝眼高于顶,张焕在士林没什么名气,他确实没把张焕放在眼里。
吴三荣有些慌了,一路苦劝道:“蜀道艰险,夜晚行走太危险,待明日我送大人往汉中。”
夏允彝眼睛一瞪,道:“你也知道战事紧张,我来四川,就是为战事而来。”
吴三荣道:“那也不差这一天。如今镇西王在汉中与河南清虏对峙,正两天不会发生大的战事。”
夏允彝指着吴三荣的鼻子骂道:“就是你这样的小人在镇西王身边,才惹出这么多事端。湖广军与河南军交战半年,陕西提督左若为驰援蒙古连西安也丢了,镇西王在汉中做了什么,坐山观虎斗吗?这是想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东林文士骂人的本事很有一手,这句话全是诛心之论,把吴三荣骂得大汗淋漓。朝廷势弱时,他们可以不把朝廷当回事,但现在南京朝廷已有席卷天下之势。吴三桂心中可以有念想,嘴里可不敢承认,以免授人以柄,给朝廷留下派军入川的借口。
夏允彝骂爽了,下巴一抬,对车夫喝叫:“走!”
吴三荣哪里敢任由他自己走,这要是在路上出了点什么事请,镇西王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调了两百兵马护送,并命信使快马加鞭往汉中给吴三桂送信。
吴三桂知道夏允彝来了,但不知道他这么快就要到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