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页(1 / 2)

刘文秀想到柳随风让他欺骗李定国一事,默然不语。

贵阳城中。

柳随风送走大西军降将,长吁一口气。西南局势一波三折,终于将要圆满落幕。至于以后孙可望要是再反,他也在奏折中给摄政王说请清楚了,不用他来承担罪名。

他曾经还有一个念头:先用圣旨框住孙可望,等李定国的家人和部众出云南后,再以李定国为帅,攻入云南,荡平大西军。但朝廷无信不立,此事从长远看弊远大于利,他知道摄政王一定不会答应。

收复大西军后,放眼朝臣,没有人的功劳更大过他了,即使宗茂也有所不如,至少他是这么认为。

回到南京后,应该能登上兵部尚书之位吧!柳随风扳着手指头数心思,他算计来算计去,唯有兵部尚书钱肃乐最可能给他让位。

正在此时,侍卫匆匆进来禀告:“大人,南京有信使到了。”

“又有什么事?”柳随风吩咐:“让他进来。”

信使是柳家人,奉上一封书信,封页上是柳全的笔迹。

柳随风拆开一看,脸上瞬间布上一层黑云。

第684章 北上

朝廷的反应完全在白文选的意料之中。

春花凋谢时。

刘文秀设宴为李定国践行。

由于江北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廷紧急调集许义阳和李定国两支兵马北上。大将军府的调令非常紧急,命李定国接令后次日立刻率军出发。

所以,这顿践行酒很匆忙。

许义阳将在长沙等候李定国,两军合一后,再走水路前往樊城。投入朝廷后,李定国感觉最便利处是再不用为军粮和补给担忧,行军沿途皆由各府县的提供补给。

南京城中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柳随风五日前已经匆匆忙忙返回南京。这顿践行酒上只有自己人——大西军降将。

自己人有不少隐秘的话要说,几人没有找歌妓助兴。

刘文秀喝的微醺,道:“当年我四人率大西军从四川南下云南,如今投靠了朝廷也算是有个着落。将军北上脱离苦海,只留我独自在贵州与孙可望为敌,将军不愿与大西军同室操戈,其实我也不想。”

李定国家人已被接到贵阳。他点名要的那些部将,除了有些人已遭孙可望毒手,其余人都得以脱离云南。

他浑身轻松,颓唐之气一扫而空,安慰道:“孙可望近几年不敢轻举妄动,你也未必会与他刀兵相见。朝廷要是平定江北,他的野心只怕要带入坟墓了。”

刘文秀扔下酒樽,冷笑道:“我只是不想与昔日兄弟手足相残,孙可望可不是我兄弟,他要是能隐忍一辈子,我会比他更痛苦。”

李定国想不到刘文秀如此讨厌孙可望,无话可说,唯有劝酒。

刘文秀满满斟上一杯酒,双手举过头顶,道:“大明朝廷如今蒸蒸日上,摄政王不像是朱明皇帝那么糊涂。将军北上,可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唯祝将军旗开得胜,也为我大西军系在朝中谋取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