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页(2 / 2)

时局发展到某个阶段,重新发行宝钞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他布下了很多的局,如杭州的讲武堂,苏州的学院。这些东西究竟会成长为何等模样,他心里也没有底。他只是播下种子,也许发出的幼苗会夭折,也许那会成长为吞噬一切的怪物,或许有一天连他自己也会被这些东西吞噬,那便是大势。

当大明成长为充满欲望的土地时,无论是清虏还是郑芝龙,都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

欲望会带来诸多问题,金钱和传统之间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冲突,而他只需坐稳大将军的位置,用鞭子抽打大明前行。

第557章 镇西之旨

襄阳城。

天气晴朗,正午时分,天上无云,空中无雾。

对岸的骑兵如散乱的羚羊群,后化作奔腾的洪流离去。

洪承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兵家有云,十则围之。襄阳城内兵力雄厚,城外的明军不过是城内兵马的一倍。明军无法包围这座城市,唯有扼守险要处,以做围困。但临江的那一面无险可守,明军只能偶尔让水师在江面巡逻示威。

勒克德浑心情愉悦,夸赞洪承畴:“总督大人好计策,看来我大清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洪承畴受宠若惊,但他不敢居功,拱手道:“全赖摄政王决策英明,大清勇士善战!”

“不错!”勒克德浑赞许,说:“对岸只是平西王吴三桂的人马,八旗兵马且回京师休整,只怕我们在襄阳还需坚守些日子。”

洪承畴胸有成竹,道:“不怕,只要粮草补给能运过来,襄阳再坚守一年也无大碍!”

襄阳上游水流汹涌,大明水师无法停靠岸边,因此无法完全封锁长江航线。昨夜对岸已经有两艘小船运送一些粮食和火药过河探路。

至此,大明和清廷其实都有了在襄阳长久对抗的准备。

吴三桂在南阳城外立营,此次来援兵马除了他的关宁铁骑,还有尚可喜率两万汉八旗兵士。若不是长江把清兵分割成两段。清廷放在湖广战场的兵马已于左若掌控的兵马相当。

他初到南阳,一边勘探长江岸边地形,一边打探对岸明军消息。

清晨,一个商队出现在南阳城外平原的地平线上。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商队。留着鼠尾辫的巡逻骑兵很快发现了他们。

没有后台的商队不敢在兵营附近出现,斥候骑兵小心观察,猜测这些人是不是肥羊。

商队中几个伙计主动靠过来,一个胖乎乎的掌柜朝巡逻骑兵打听消息:“各位军爷,我与王爷有旧,有重要的事情要禀告王爷!烦劳军爷能去通报消息。”他从衣袖中掏出几个银锭,说:“这些银子,不成敬意!”他满脸堆笑,动作极为熟练,没有一点惧怕之色,一看便是经常与兵马打交道。

斥候统领问:“王爷?那个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