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骑兵出现在东城方向的山坡上,明军斥候气焰嚣张,对城头指指点点。
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斗后,明军先锋直至九江城下。
翟哲不在这里,左若也不是才上战场的菜鸟。
若论通盘考虑战略,左若比不上翟哲。但具体到一场战斗,翟哲不如左若。
明军攻下安庆府后,战略路线已经清晰,下一个目标是江西重镇九江。姚启圣奉命在安庆建立大本营,存储粮草,同时招揽江北各地的义军。
金声桓的兵马几乎全被郑芝龙牵制在南线,九江城内没有多少守军。但金声桓坚持不同意把九江城交给清廷驻守湖广的贝勒勒克德浑。九江关系到他的退路,也是从南进入湖广的门户。
为了阻止明军攻打,勒克德浑从湖广调集三万兵马到达九江城下。
左若以李志安和方国安两支兵马起头并进,自己领中军和降兵在后。
陆地上还算安静,九江对面的江面上炮声隆隆。
陈虎威率水师从宁绍一路到达九江,终于遇见了第一场水战。金声桓的水师与清廷才成立的湖广水师合二为一,足有四五百条战船。
但这些船与陈虎威的战场相比,如小孩见大人。
陈虎威最大的坐舰有五丈宽,十二丈长,东西两舷各有四门小铁炮。这不是最大的海船,他担心过大海船在长江的狭窄处行动不便,特意挑选了这一艘行驶灵便的战船。
见迎面冲过来密密麻麻的战船,陈虎威在船头挥舞手臂:“树立旗帜!摆列阵型!”
水手一扯长绳,一面方正三尺的战旗飞上船头,其中绣了一个人首蛇身的怪异的图像。那是陈虎威当海盗时的标志,没想到竟然用在两军对战中。
十八只战船并列行走,最边缘的战船离河岸只有一箭的距离。
清廷的战船像是一窝马蜂般扑上来。船头的士卒高举利刃,胡乱喊叫,鼓舞士气。
“看样子,他们该准备跳白条了!”陈虎威很不屑。长江中的水寇,总是玩一些海盗淘汰的战法。妄想在两船交接时跳上对面的敌人的战船白刃战,这被成为“跳白条”。
海盗在海中常与与东洋人和西洋人打交道,慢慢学会了西洋战法。“跳白条”时己方损失太大,已经极少再使用十八搜战船逆流而行,行驶速度缓慢。了望手拿着陈虎威赐给他的千里镜测算迎面船只的距离。
天气晴朗,一目百里,江面的水雾将烈日的照晒下弱不可见。这是适合水战的天气。
九江城头,有十几个武将扶着青石垛口,看江中的战斗。
明军战船慢慢侧过船舷,炮手把铁球放入铁炮,再装入火药。
“五里!”
主舰上的了望兵呼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