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哲本身就可以做到,但从鲁王朝廷中发出的命令更加名正言顺。
诏令还没到钱塘江边。
从金华往往萧山行营的道路上,四五个商人打扮的汉子正在打马狂奔。
到了行营门口,那些人翻身下马,落地时脚步有些虚浮,马匹不停的喘着粗气。
命守门的兵士往里通报后,不一会功夫方进亲自快步出营,把这几人引入中军大帐。
大帐们敞开,夏风来回窜过。
那几人一进营,见到翟哲跪地禀告:“奉大人命令去福建联络郑氏,见到郑芝龙上交书信,但他迟迟不见答复。唐王将在福州登基,往湖广、云南和江西的信使不断,往浙东的信使跟在我们后面来了,也有给大人的封赏,所以我们着急回来了。”
翟哲一下懵了,“唐王何日在福州登基?”
“闰六月六日由南安伯郑芝龙接入永安就任监国,我等在福州呆了八日,听说在黄道周等人南下途中在衢州便拥唐王,唐王奠基大典将在月底举行,我担心大人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日夜兼程,跑累死了好几匹马才到了这里。”
信使满面尘土,眼圈发黑,这一路都是山,不少地方只能用两条腿。
“好!”翟哲拍手,“做到好!”
他嘴里说着好,眉头却攒成一团。
“你且下去休息!”
方进引这两人出帐。
唐王登基,鲁王任监国,如此大明就有了两个皇帝,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翟哲靠在椅子上,发觉这天气怎么突然变的这么热。
从时间上算,鲁王才上任监国,唐王往各地的诏令已经发出去了。那么湖广、广西和云南等地是否已经奉唐王为君?唐王究竟对浙东究竟是什么态度?若鲁王现在也往外发诏令,各地会怎么反应?
翟哲摇摇头,唐王提前十几天发出诏令,各地只怕都已经有了反馈。鲁王再发诏令,各地要么不奉召,要么会以此为借口割据,对抗清大计不利。
当前首要的问题抗击清虏,至少要把清虏赶出江南,只有集聚大明所有的力量才可能实现这个目的。
“来人!”
“在!”
“把柳随风叫过来!”
“遵命!”
一盏茶的功夫,柳随风入帐,看翟哲正趴在桌子上揉脑袋。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