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马士英领残兵一千护送邹太后即黄道周等一干大臣到达杭州,柳随风奉命往杭州拜见,马士英传令让宁绍军镇驻守钱塘江侧,等候命令。直到此刻,江南各地的消息才算明朗传到翟哲这里。
清兵到南京城下时,弘光帝逃向芜湖黄得功的兵营,马士英经广德府来到杭州,把京城丢给了准备早与清兵暗通的守备赵之龙等人。
江北四镇三镇已降,高杰死后,以黄得功兵力最盛,又才击败左良玉,马士英万中存一的希望,期盼黄得功能击败清兵扭转战局。对翟哲,他总免不了还有一丝防范之心。
翟哲一点也看不出着急,若不是萧之言、左若和逢勤曾随他在草原与清虏斗的死去活来,若不是李志安见过他拼死救援卢象升,不知道是否有人会在暗中怀疑他在准备投靠清军。
宁绍军镇四万两千步卒被阻在钱塘江前足足一个月。而这一个月,江南近乎全部归于清军的统治下,各府城郡县的官绅献出降表无数。
柳随风留在杭州与作为宁绍镇的代表与马士英、方国安以及张秉贞等人交往。
作为唯一了解翟哲意图的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381章 专行
炎热。
骄阳似火。
柳随风渡江而归。
见到翟哲第一句话便是,“潞王监国非合适的人选。”
前日朱大典和阮大铖从芜湖逃过来,告知噩梦般的消息,弘光帝芜湖被俘,黄得功被暗中投降清虏的部将偷袭,受伤后自杀。马士英与杭州诸官僚商议,由邹太后下懿旨,推潞王朱由芳为监国,张秉贞为兵部尚书,黄道周为东阁大学士。
“愿闻其详!”
“潞王初始怕登基后成为清虏的目标,死活不愿担任监国,后来马辅与其商议,诱骗他上任监国后可与清兵议和,割让江南四郡,潞王才勉为其难上任。”
“这就是东林党说的贤王了?”翟哲抚掌一笑。
柳随风郁闷他怎么还笑得出来。
“你以为清虏很强大吗?”翟哲看他脸色不善,笑着掐着手指算道:“多铎渡江的满蒙八旗人马有六万人,投降的江北三镇有十五六万人,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五万人,其中大多数是降卒,二十五万人便征服了江南,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笑的胸有成竹,仿佛视百万兵于无物。
看见他这般神情,柳随风莫名有一种心安,答道:“朝廷失了军民之心,百姓对天下易主无视。”
“不错!所以根本不是战场。卢公死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人先自贱,而人贱之。”大明疆域万里,人口千千万,被辽东十万清虏击败,岂是因为兵不善战?”
这十九年来,翟哲走遍大江南北,当过商人,收过流民,与姜镶等武将称兄道弟,和陈子龙等士子惺惺相惜,报过卢象升的忠义,借过许都的人头,他渐渐读懂了大明。
我来自未来,我的优势是什么?不,首先你要知道的是自己的劣势,不融入这个时代,如何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